老色鬼在线精品视频,亚洲精品国自产拍在线观看,久久免费国产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人成地址在线观看

        講述臺交會背后故事:從展位免費到一位難求

        時間:2011-04-02 11:20   來源:東南網

          1997年4月8日至12日,廈門富山國際展覽城舉辦了首屆廈門對臺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臺交會”),這是兩岸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經貿活動,在今天看來,也許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但是在當年,要舉辦這么盛大的兩岸活動,著實不易。昨天,導報記者采訪了廈門市商務局副局長姚木中以及廈門市臺辦經濟處處長張保衛(wèi),他們都是首屆臺交會的親歷者,在他們回憶過程中,不少往事漸漸浮現。

          會標代表大家的“三通”心愿

          多年來,兩岸之間能直接雙向地通航、通郵、通商,是兩岸人民的良好愿景,但在1997年,第一屆臺交會舉辦時,“三通”什么時候能實現,還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在臺交會征集會標的過程中,原本有四個方案可供選擇,而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會標,就是其中一個。之所以能脫穎而出,是因為它簡單明了,卻意義深厚——— 底下藍色的橫條代表著臺灣海峽,上面三條彩虹狀的弧線,代表著“三通”。敲定此方案的時候,姚木中也在現場,他說,幾乎所有人都一致認同這個方案,因為大家對于“三通”的心愿,實在是太強烈了。

          為了辦好臺交會,當時,廈門市還組織了一個經貿訪問團前往臺灣考察,這也是廈門市的第一次。不過,名為考察,其實當時他們在島內根本沒多少相識的。姚木中清楚地記得,他們10人的訪問團先到了香港,通過在香港的朋友,再去結交臺灣朋友,“最出乎我意料的,就是臺灣人的熱情,原本我們都不認識,但在離開時,已經稱兄道弟了”。

          “血濃于水”這個詞,真的很微妙,姚木中說,剛去臺灣的時候,他們在餐廳吃飯,旁邊一桌有位賓客,聽到是廈門來的朋友,十分熱情地過來攀談,沒想到,一談下去就發(fā)現,跟訪問團的一位團員是表親的關系,成為一時的佳話。

          一個臺商帶來一批臺商

          在第一屆臺交會上,張保衛(wèi)做的是接待工作,10多個臺灣的考察團,他都負責接待,“當時我們的人力很有限,為了接待臺灣同胞,我們把建發(fā)、國貿等國有控股企業(yè)都動員起來了,讓廈門的企業(yè)跟臺灣的商人直接接觸,也讓他們有更多情感交流的機會”。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正是兩岸關系的冷淡時期,廈門能夠利用地緣優(yōu)勢,為兩岸經貿提供一個交流平臺,作為親歷者,張保衛(wèi)至今仍覺得十分自豪,“首先,它很有創(chuàng)意;同時,我們也很用心很努力地在做,要知道一開始,很多臺灣同胞都是帶著回饋家鄉(xiāng)的心情來參加的,但是到后來,他們反而發(fā)現這是一個很好的商機”。

          一位名為吳桂琛的臺商給張保衛(wèi)留下很深的印象,吳桂琛不僅年年都來參加臺交會,還會帶一批臺商來參加,“這些人后來都成為了我的好朋友,他們有的因為臺交會而找到新的商機,有的更是因此而在廈門扎根。”張保衛(wèi)說,“第一屆臺交會展位是不用花錢買的,檔次也是參差不齊;但發(fā)展到現在,出現一個展位難求的狀況,可見臺交會的舉辦是非常成功的!(《海峽導報》 記者 楊思萍 文/圖)

        編輯:劉承思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