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青年婚嫁 習(xí)俗同出一轍
中國臺灣網(wǎng)6月29日宜昌訊 有一次赴臺參訪,筆者一行在臺南市看見了一對情侶在拍浪漫婚紗照。我們和導(dǎo)游,無意中就談起了兩岸青年婚嫁習(xí)俗。導(dǎo)游說,婚嫁是人生大事,在往昔的農(nóng)業(yè)社會中,臺灣婚期前后數(shù)日,親戚朋友前來道賀,喝酒吃糖答四句,熱鬧滾滾;現(xiàn)時青年婚嫁仍然有4道禮節(jié),即:問名、送定、完聘、迎娶。
問名,即稱議婚。議婚的條件包括:第一門風(fēng),第二財富,第三才干,第四美丑,第五健康。議婚之前,女家派人探視男家,并占婿名,稱為“探家風(fēng)”。筆者認(rèn)為,臺灣的問名雖然有特點,但與大陸的“看相”及媒人“刺探”情報、好友打聽信息也無兩樣。
送定,或稱過定、小聘、文定,為訂婚禮俗。在黃道吉日送定,由男方帶聘禮至女家,女家將男方帶來的聘禮置于公廳案上,然后請男方來賓入席,由待嫁小姐捧 “甜茶”上廳請客,茶畢,男方各贈“壓茶甌”(茶甌即茶盅)之紅包,由小姐收之。男方親友可利用這個機會審視小姐面貌、身材、體態(tài)、舉止、動作。若雙方相看兩不厭,則將用紅線栓在一起的兩枚金戒、銅戒套在小姐手指上,象征“夫妻同心又同體”之意。這與大陸送聘禮有異曲同工之妙。
完聘,或稱大聘,即并納采與納幣二禮,意思就是完全把聘金送完,與大陸的“定親”相似。
迎娶,就是結(jié)婚典禮。昔日,中流以上家庭由新郎親迎,以下則由媒人代往迎娶。迎娶之前,男女雙方還分別有請期、裁衣、安床、賀禮、轎前盤、吃姐妹桌、勁轎腳、挽面、放帖等名目。新娘轎后往往懸掛彩色米篩一面 ,其上寫“百子千孫”吉句,新娘出轎門時,由“好命人”或新郎協(xié)助新娘過米篩,據(jù)說可以趨邪,或說可為安胎。新娘上轎或上車不久,起程一段路,乃隨手丟掉手中紙扇,俗謂 “送扇不相見”。當(dāng)新娘轎停在男方家門前時,新郎為了迎接新娘,乃用腳“跶轎門”3次,以示丈夫尊嚴(yán)。然后轎夫?qū)⑥I門打開,男方令一男童手捧茶盤,盤上置柑桔迎新娘出轎,新娘見之答以紅包,此謂“請出轎”。與現(xiàn)時大陸農(nóng)村的結(jié)婚風(fēng)俗幾乎一模一樣,兩岸血脈相連,婚嫁習(xí)俗同出一轍。(中國臺灣網(wǎng)湖北省宜昌市通訊員 周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