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清明前后,位于東山縣銅陵鎮(zhèn)桂花街的戍臺將士墓群都會有一批批提籃挑擔(dān)的民眾前來祭奠,表達對戍臺將士的無限哀思。這也是朱來老人最忙碌的時候,掃地、整理,他每天都要忙上好幾回。來這里掃墓的人都認識這位八旬老人,他義務(wù)守護戍臺將士墓群已有50年。
“金斗甕”里的秘密
朱來原是東山縣紡繩社的一名工人。1964年3月,紡繩社從銅陵鎮(zhèn)城內(nèi)六角井搬遷至演武亭。剛到新廠上班時,朱來發(fā)現(xiàn)工廠圍墻后有一塊荒地雜草叢生,露出上百塊大小不一、刻有姓名的石墓碑。走近一看,半人高的雜草中有10多個冒出地面的“金斗甕”,由于長期經(jīng)受風(fēng)雨沖刷,有幾個破裂的甕子里還露出白骨塊。朱來感到納悶。下班回家后,他就去請教精通閩臺兩岸歷史的叔公。
叔公告訴朱來,那是埋葬部分戍臺將士的地方。清朝,征調(diào)去臺官兵每3年輪替一班,俗稱“班兵”。在清朝200余年間的班兵輪換制度中,銅山(今東山)有4萬多名官兵奉命分別赴戍臺灣本島和澎湖,其中澎湖一處就有1.6萬余人。輪戍和調(diào)征的銅山班兵將士,在清代臺灣歷次剿撫內(nèi)亂、反擊外敵入侵的斗爭中,都作出了重大犧牲。戍守臺灣的班兵在臺灣因疾病或其他原因死亡,其親友家人會前去治喪,并扶棺回原籍歸葬。在臺灣無家人親屬的人只能依靠戰(zhàn)友、同鄉(xiāng)或者上司的善心,有人愿費心打理,遺骨才能被運回故鄉(xiāng)。東山戍臺班兵墓即是這些無親無后官兵的最后歸宿。
聽老叔公講了許多關(guān)于戍臺將士保衛(wèi)臺灣的故事,朱來一個晚上沒睡好,“怎么能讓英烈長眠在那又臟又亂的地方?”第二天一早醒來,他就做了一個決定,再苦再累也要把戍臺將士墓群修整好。
傾其所有修復(fù)
為了有更多時間投入戍臺將士墓群的修葺整理,朱來在距墓群不到5米的地方搭蓋了一間簡易房屋。他告訴記者,他每天除了上班外,空閑時間幾乎全部投入墓群的鋤草、整理、填埋垃圾等工作,他還將那些白骨塊用紅布包起來,收入新買來的“金斗甕”中或挖個大坑埋起來。
經(jīng)過兩年多時間的清理,戍臺將士墓群環(huán)境煥然一新。朱來又想這里路難行,還需要修條水泥路;墓群要有圍墻保護;還應(yīng)該有一間遮風(fēng)避雨的房子,方便來這里祭拜的人。但錢從哪里來?在那個年代,朱來每月的工資只有十幾元錢,實在無能為力。
為了實現(xiàn)修復(fù)計劃,朱來長期省吃儉用,一天只煮一鍋飯,分兩頓吃。最終,他將自己多年的積蓄和民眾幾角幾元的添油錢全都投了進去,修補墳?zāi)、修路、筑圍墻、建房子。許多人被朱來的義舉感動,也加入到義務(wù)修繕的隊伍。當(dāng)?shù)啬嗨滁S坤亮與妻子一干就是2個多月,不要一分錢。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朱來和熱心民眾3年多時間的努力,50多米的圍墻終于建成,一條水泥路直通墓群,放祭拜供品的“萬福公”廟建成使用……前來祭拜的人越來越多。
最好的告慰
給戍臺將士墓群中的“萬福公”廟添油進香,打掃衛(wèi)生,預(yù)防火災(zāi),修補墳?zāi)埂?0年如一日,朱來每天重復(fù)著同樣的事。
至今孑然一身的朱來告訴記者,現(xiàn)在是他人生的“黃金時期”。近年來,戍臺班兵墓群越來越受到重視和保護。2008年被省政府命名為“國防教育基地”,2009年被省政府列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入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去年開始,東山縣多方籌資500萬元,投入戍臺將士墓群擴建修繕第一期工程,戍臺班兵事跡展館也計劃在明年動工。
東山縣博物館館長、文物研究所所長徐凌告訴記者,戍臺班兵墓群無聲地訴說著那些守衛(wèi)疆土的無名烈士的功績,更見證了臺灣自古就是中國的神圣領(lǐng)土。樸實的朱來老人雖然無法道出墓群的意義和價值,但卻能一一細數(shù)出130多塊墓碑上的姓名。如今朱來已是耄耋之年,他發(fā)愿與戍臺英烈相伴終身?吹侥谷呵霸絹碓蕉嗟南慊鸷凸┢,朱來說,自己可以告慰將士的在天之靈了。(記者陳夢婕 通訊員 謝漢杰 朱少文)
[責(zé)任編輯: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