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為“小康縣”16年后,今年1月21日,隨著山西省扶貧開發(fā)領導小組一紙文件的下發(fā),山西大同縣終于成功“返貧”,開始享受“國家扶貧開發(fā)重點縣”待遇,獲此稱號后該縣已得到千萬元資金資助。(見2月25日《新京報》)
在以小康為政績的年代,千方百計搶“小康縣”稱號;16年后,看中實惠,又返過來搶“貧困縣”,這樣的行政倫理確實存在問題,但在批評之余,也不妨聽聽大同縣的吐槽。
“帽子”不同,“人生”不同。大同縣稱,因為自己“窮人戴著地主的帽子”,所以在爭取項目、資金和政策上到處碰壁。而那些戴著“窮帽子”的卻能得到從中央到地方的幫助,給錢、給物、給項目。大同的吐槽,不排除有矯情乃至夸大的成分。但不可否認的是,一頂貧困縣的帽子,不僅意味著大量資金、項目,還有來自各方的支持,吸引力確實不容小覷。
有人可能質疑,脫貧致富奔小康,怎么能完全寄望外部幫助,特別是上級的錢物支持?這樣的批評有道理,但換個思路,我們的扶貧怎能只是給錢給物?如此扶貧有用嗎?
據媒體報道,近日革命老區(qū)阜平迎來了脫貧新機遇,河北各方及相關扶貧機構提供年均3億元的扶貧資金,是阜平過去20年扶貧資金總和的1.5倍。盡管有了錢,如何花卻讓當地官員“壓力很大”。因為前些年“兩種(核桃、大棗)兩養(yǎng)(養(yǎng)羊、養(yǎng)牛)”、“生態(tài)旅游”等項目都搞過,但均以失敗告終。而河北偏橋村,一年中得到當地投資過億元、投資項目多達80余個,如今雖然村容村貌和經濟結構有了巨大變化,但仍面臨著產業(yè)發(fā)展不順、致富“造血”不足的困境。
可見,扶貧離不開真金白銀的投入,但脫貧所需的要素多種多樣,如果當地不解放思想,做不到自強自立,給再多的錢也未必有用。當前的扶貧,應從給錢給物的“輸血式”,轉向激發(fā)自主生活力的“造血式”。對于貧困地區(qū),給人才給思路,給政策給渠道,價值一點也不遜于給錢給物。由此,我們更該反思當下的一些扶貧做法:如果不是僅僅給錢給物,如果錢物不是那么好拿,大同縣又怎會吃“回頭草”,“華麗轉身”爭搶“貧困帽”?
對大同縣爭戴“貧困帽”不妨慢點批評。扶貧需要給錢給物,但錢物該用到什么地方?扶貧是否只能給錢給物,還應該做哪些努力?上級的關心幫助是否只看“帽子”不看實際?這些都需要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