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我們去哪里讀書?在線閱讀之外,別忘了把目光投向那些曾保存著我們文化記憶的實體書店。
數字化時代改變了人們的閱讀方式,實體書店的生存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尤其是那些獨立經營的小書店,城市里飛漲的房租和網絡書店的強勢競爭,讓它們如草木臨秋,紛紛凋零。那些我們曾經熟悉的棲息著詩意的店名:單向街、風入松、萬圣書園……或遷或關,終于畫下了一個個掙扎求生的注腳。近日,北京的三聯韜奮書店也有了創(chuàng)新之舉,開始了24小時不打烊營業(yè)。這與其說是經營者采取的一種商業(yè)模式,不如說是對文化產業(yè)的一種探索,拋出的是實體書店如何生存的大問號。
實體書店的生存困境是全球性的,當這個世界的“銀行多于米鋪”,人們很容易將書店的關門與現代人精神生活的委頓聯系在一起。然而,多項調查都顯示,現代人的閱讀量不降反升,網絡信息、數字讀物海水般涌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只是越來越多的人從手不釋卷變成了“手不釋機(手機、電子書、平板電腦)”,作為銷售、陳列書籍的書店,自然門前冷落車馬稀。
不逛書店,另一個原因是網絡書店的興起。包羅萬象的資料庫、20%以上的價格優(yōu)勢、送貨上門的物流服務讓實體書店在兩者的競爭中毫無優(yōu)勢。即使是最“固執(zhí)”的書蟲,早已把逛書店作為生活習慣的一部分,也漸漸學會了在書店“只是翻翻新書,把書頁翻毛了,封面印滿帶有汗?jié)n的指紋,然后回家上網下單”。
人們如何消費,決定一座城市的內容。如果這里的每個人都愛飲酒作樂,那么不打烊的酒吧隨處可見,而不打烊的書店就成了稀罕的風景。香港曾有一家阿麥書店,是來自內地和臺灣的愛書人的文化地標。幾年前,阿麥悄然退場,店員坦然地說:“也沒什么,該完的時候便要完,一雞死一雞鳴,香港就是這樣!
單純把實體書店看作是賣書的地方,那么它的興衰榮枯也真就“沒什么”。沒有書店,人們依然買得到書,讀得到書,只是我們的城市風貌將一去不復返。巴黎的“莎士比亞”、舊金山的“城市之光”、紐約的“高樓書集”、倫敦的“查理十字街84號”,偉大的城市里總有一兩處別樣的書店風景,有的婉約秀麗,有的氣勢磅礴,有的細致精巧,有的古意盎然,它是喧囂中沉靜的力量,是擁擠中孤獨的處所,是卸下物質枷鎖后悠游嬉戲的精神家園。
成為一道風景,書店的作用就不僅僅是賣書,它更是傳播文化信息、引領文化潮流、構建文化生態(tài)的重要場所。學者金耀基在《劍橋一書賈》說:“妻子與孩子把我去書鋪比作‘打獵’,的確,上書鋪就像‘打獵’,你不能預先知道會‘獵’到什么,‘獵’到多少,而(一些書店的書)擺的又不‘科學化’,所以你必須自己一書架、一房間地去獵,這就增加了‘懸疑性’的刺激!庇腥丝磿吧疥幍郎蠎硬幌尽保腥饲髸疤て畦F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有人在書店與知交“不期而遇”,人與書的緣分、人與人的緣分在這個靜謐的空間里浮現出來,這是冷冰冰的網絡書店不能帶來的體驗。實體書店需要提供更多網絡書店無法提供的價值,這種價值就是它們的生存之路。(陳佳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