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前,在江蘇儀征,還是初中生的黃興宗向患有白血病的同學周慶忠承諾:“你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后來周慶忠去世,黃興宗像對待自己家人一樣照顧著周慶忠的家人。黃興宗常說:“我既然答應了他,便不會失信于他!2016年8月,黃興宗榮登“中國好人榜”。(11月7日《揚州日報》)
為了一句簡短的承諾,黃興宗付出了22年的心血與真情,并表示會用一輩子來堅守。這個中國好人的故事,讓人看了,心里陡然生出一股暖流。從中,我們掂出了一諾千金的沉甸甸的分量。
細思黃興宗當初的承諾,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句簡單的話語,原本是沒有多少約束力的!澳愕母改妇褪俏业母改浮保诤芏嗳丝磥,這可理解為一句客套話,一句“應景”的話,甚至可當成一句“善意的謊言”?牲S興宗并沒有這么想,他不但當了真,而且一“較真”就是20多年。這愈發(fā)顯出其信守諾言“不待揚鞭自奮蹄”的可貴之處。
與黃興宗相比,當下有那么一些人,即便有“鞭子”在身后重重地抽打,他們也會爽約、失信,執(zhí)意當起“老賴”,簡直是“死豬不怕開水燙”;心更黑的,甚至制假售劣、天價宰客,搞起赤裸裸的欺詐。在這些人眼里,法律和道德“鞭子”的約束力,遠遠抵擋不了金錢的誘惑力。要遏制此類失信行為,就必須讓其受到道德譴責、法律處罰的同時,還受到市場懲罰。當前正在不斷完善的征信制度建設,就是一個很好的“補丁”。
在中國文明網(wǎng)、人民網(wǎng)等“五網(wǎng)聯(lián)盟”近日起推出的《好人365》專欄中,我們看到了不同地域、各種各樣的好人,比如徒手攀五樓勇救女童的“蜘蛛俠”、身患重病捐獻遺體的志愿者等。不管哪類好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心中充滿了愛;氐胶萌它S興宗身上,我們看到,也正是一顆熾熱的愛心,使他的守信變得更實在、更生動、更豐滿。從愛出發(fā),人和人之間就會少些怨懟與猜疑,多些友善和信任,這恰是誠信社會的根基。(袁云才)
[責任編輯:郭碧娟]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