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銀行一直是眾矢之的,不僅因為他們的利潤多得“不好意思”,人均年薪好幾十萬,更因為諸多收費不合理、不透明。按照銀監(jiān)會要求,各銀行應從本月起對服務收費全面公開、明碼標價,但調查顯示,目前各銀行的“明碼標價”還相當朦朧,遠遠談不上全面公開,這引起了輿論的新一輪討伐。
即便對金融不太在行的公眾,也對銀行收費不公深有體會。這幾年,銀行的收費項目越“規(guī)范”越多,多到墻上都貼不下,只能裝訂成冊供人翻閱。而高收費所提供的服務未見得多高,短信通知、異地存取等最基本的服務被清理整頓多次后仍在收費之列。
而銀行更大更深層的不公是坐享其成。中國商業(yè)銀行的利息差全球最高,長年躺著掙錢的銀行,無需研究經營之道,不必用心費力地提高服務、拓展業(yè)務,養(yǎng)成了清一色的大爺脾氣:自定法則、說一不二是其一;嫌貧愛富是其二,不屑于和中小企業(yè)打交道,散戶就更看不上了,尤其是存款不多又特愛上銀行的老年人。于是取號得刷卡、取消存折等讓老年人無所適從的“升級”服務層出不窮。國外銀行的中間業(yè)務主要以咨詢、理財、設計融資整體方案為主,在發(fā)達國家這部分中間業(yè)務收入占銀行總收入的一半左右。而我們的銀行靠“制度安排”掙大錢,再靠收取手續(xù)費、短信費賺點小錢,雖然盆滿缽滿,經營水平與抗風險能力卻實在不敢恭維。
當然,銀行的諸多不公,不完全是銀行自身的問題,讓銀行得以坐享其成的高利差不就是央行規(guī)定的嗎?如果說國內銀行是被寵壞的孩子,那么收費不公只是他的一個小惡習。想讓這孩子洗心革面徹底卸掉霸氣,不但做家長的要下狠心,還要立好規(guī)矩,讓他自食其力,在社會上公平競爭。而收費明碼標價,作為守規(guī)矩的小小起點,是萬萬不能朦朧了事的。(柯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