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xù)的降雪造成110國道封閉,滯留在國道上的大貨車司機收到了一份意外的驚喜,大榆樹鎮(zhèn)政府兩天來已為鎮(zhèn)域內(nèi)滯留的司機送上了600份免費盒飯。據(jù)負責送飯的工作人員說,他們現(xiàn)在送飯最大的難度不在于天冷路滑,而是很多司機擔心上當受騙,不敢輕易打開車門。(11月5日《北京青年報》)
一份免費盒飯遭遇到司機擔心上當受騙的心理防范,表面上看,這種尷尬是當下社會的真實寫照,畢竟,這些司機走南闖北,恐怕都有過“挨宰”的經(jīng)歷。比如,今年“十一”黃金周造成的高速堵車,個別地方一盒方便面居然能夠賣到50元。突如其來的免費飯菜如果是“釣餌”,吃下去容易,吐出來只怕是代價不菲了。
不過,細究一下司機們的防范與不信任,不難發(fā)現(xiàn)在他們心靈深處,一是意外,因為他們從未或者極少在類似境遇之下,接受過公共服務的眷顧;二是謹慎,道路之上的商業(yè)服務差、價格貴,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形形色色的強買強賣,不僅擾亂著沿線的市場秩序,惡化著群體的信任心理,面對突如其來的免費飯菜,保持警惕不過是固有思維的慣性。
司機不敢吃免費飯菜不只是信任難題,還是一面鏡子,折射出兩個方面的問題:其一,政府對類似的公共服務供給的缺失,正常的服務淪為了司機“意外的餡餅”。事實上,類似于雪天堵車早已成為規(guī)律,沿線地方政府應當有正常的應對機制,給予常態(tài)化的服務。而這樣的服務,并不見得一定是免費的,完全可以用組織商業(yè)服務的方式來進行,唯一的要求是貨真價實和保障及時,只要公平合理,出門在外的司機是能接受的;其二,政府公共管理的闕如,道路沿線商業(yè)服務秩序混亂,或出于地方保護主義、或相關職能部門懶于監(jiān)管,讓群體權益長期受損。
司機不敢吃免費飯菜不能止于單方不信任的抱屈,還應反思“被不信任”的緣由,畢竟信任是雙方的事情。送一次免費的飯菜或許飽得了身體之胃,卻未必治得了信任之饑,作為服務對象,信任之胃終究需要完善的公共服務來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