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訪美”行程20日結束。此行可謂“乘興而去,敗興而歸”。香港《大公報》20日發(fā)表評論指出,蔡英文“訪美”宣傳其所謂“臺灣共識”,希望為其“鍍金”,但結果恐怕未能如愿,其“為‘臺灣共識’鍍金”的計劃泡湯了。
評論摘編如下: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一行20日結束“訪美”行程,返回臺灣。她此行可謂“乘興而去,敗興而歸”。蔡赴美的目的早已“路人皆知”,就是要賣力地向美國推銷自己的兩岸政見“臺灣共識”,以求“出口轉內銷”,屆時回到島內說話也能大聲些,腰桿也能挺得直些。不過,這如意算盤恐怕沒打響。
在10天的美國之旅期間,各界對“臺灣共識”質疑和批評的聲浪此起彼伏,如影隨形地跟蔡英文。不僅島內國民黨開猛炮火,連外媒也不買蔡英文的帳。雖然美國政府重申不會介入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但島內外的輿論氛圍顯然對蔡英文不利,其“為‘臺灣共識’鍍金”的計劃泡湯了。
其實,在蔡英文“赴美”前,其兩岸主張在島內已是惡評如潮。她拒不承認3年來為兩岸同胞帶來和平紅利的“九二共識”,卻另辟蹊徑地拋出10年前已被證明行不通的陳水扁老路線“臺灣共識”,聲稱須上臺后才能凝聚各黨派意見,要選民給她一張空白支票。當時已有人提出,蔡英文連島內民眾都說服不了,難道跑到千里之外的美國就能“脫胎換骨”?如今事實證明,蔡英文的兩岸主張在海外越描越胡涂,連民進黨內部也傳出不滿的聲音。民進黨“茶壺內的風暴”一觸即發(fā),等待蔡英文的恐怕不是掌聲和鮮花,而是一番唇槍舌戰(zhàn)。
對于蔡英文的“一片苦心”,民進黨卻未能心領神會,顯然蔡英文與黨內同仁的默契出現(xiàn)了嚴重問題。由此也反映出,民進黨內對主席的兩岸主張是在“狀況外”。這或許不能怪民進黨同仁不解“上意”,因為蔡英文自詡當過臺灣大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又是一黨之主,還是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候選人,在制訂兩岸政見時并未廣泛征詢黨內意見。據(jù)悉,蔡英文一手主導“十年政綱”,制訂過程漫長而且隱秘,直到公布前,民進黨高層都難以知道全貌。在缺乏溝通的情況下,因而出現(xiàn)了“蔡英文意志”與“黨意志”不合的怪象。在上周,人們只見蔡英文被馬英九競選辦公室執(zhí)行長金溥聰“叮得滿頭包”,卻未見民進黨高層“護主”,主要就是不了解蔡英文的“兩岸葫蘆”賣的什么藥,擔心幫倒忙。
蔡英文連“黨內共識”也無法凝聚,又如何讓人相信她有能力匯聚“臺灣共識”?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