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2012年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電視辯論第一回合結束。蔡英文在辯論會中,回避了“若當選是否‘特赦’陳水扁”的問題;但她在接受英國BBC專訪時表示:“我會根據(jù)民意訴求,決定是否對審判過程進行司法復核!
臺灣《聯(lián)合報》今日發(fā)表社論解析蔡英文的答案。社論指出,若是當選,蔡英文只能就陳水扁已判決定讞的案件作處理,不能干涉尚在審理中的案件,那么蔡英文打算“特赦”陳水扁幾次?若是訴諸于所謂“司法復核”,以領導人地位主導“扁案”之再審或非常上訴,這種思考非愚即妄,臺灣必難承受這種“司法災難”與“政治凌遲”。
社論摘編如下:
陳水扁的貪污犯行是恥辱。蔡英文若當選,是否會予以“特赦”,民眾當然有權了解,蔡英文也有義務明確交代;但蔡英文卻完全回避了“特赦”的問題,反而拋出了進行“司法復核”的怪異答案,令人如墜五里霧中。本文將先解析相關問題,再試著梳理蔡英文的答案。
從蔡英文給BBC的答案可以看出,她在閃避“特赦”的問題。因為,“特赦”陳水扁必將使臺灣社會剝去幾層皮;且陳水扁數(shù)案纏身,若要分段“特赦”數(shù)次,更將沒有寧日。但蔡英文一方面回避了“特赦”的問題,另一方面竟又形同承諾在若當選后“會根據(jù)民意訴求”,以“決定是否對審判過程進行司法復核”,這委實是不知所云;且若真正據(jù)此而行,她必將引火燒身。
“特赦”是臺灣地區(qū)領導人之特權。依據(jù)島內“赦免法”,若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并對陳水扁個人已判決有罪定讞之案件給予“特赦”,其程序是: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命令行政主管部門轉主管部即“法務部”為“赦免”之研議,然后將研議結果呈臺灣地區(qū)領導人批定;其“特赦”之實體結論則可能是:“免陳水扁刑之執(zhí)行”,或“因情節(jié)特殊以罪刑之宣告為無效”,褫奪公權部分亦須作出復權之決定。
“特赦”是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針對定讞之判決作出處理,其行使與否及做何決定,純系出于政治考慮,非關司法。因此,若是當選,蔡英文只能就陳水扁已判決定讞的案件作處理,但不能干涉尚在審理中的案件,否則就是破壞了“三權分立”而嚴重“違憲違法”,應受“彈劾”。
“扁案”現(xiàn)今的進度是,在陳水扁的許多貪污案件中,已有一件判決確定,并因此入監(jiān)服刑中,若是當選,蔡英文可就此案發(fā)布“特赦”;至于其它案子,在蔡英文就任期間,或許將逐一定讞,但也可能來不及全部判決定讞。因此,蔡英文就職后若要“特赦”陳水扁,只能處理就職當時已定讞的一案;至于其它案件,就要待一一定讞后,始能逐案處理。也就是說,每逢有一案定讞,就要“特赦”一次,直到“扁案”全部結束為止。
可以預見,每“特赦”一次,皆必經過一次社會拉扯撕裂,而蔡英文的領導人地位亦將經一番沖擊動蕩;則蔡英文4年任期,只消處理陳水扁的幾次“特赦”,即可鬧得天翻地覆、沒有寧日。何況,倘若部分“扁案”系至蔡英文任滿下臺后始定讞,誰來“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回避“特赦”問題,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她竟然承諾“會根據(jù)民意訴求,決定是否對審判過程進行司法復核”,卻將使情勢比“特赦”更復雜與兇險,可謂是變本加厲。首先,什么是“民意訴求”?屆時必有“挺扁”及“反扁”的“民意”,蔡英文將根據(jù)哪一方面的“訴求”?再者,“司法復核”豈能根據(jù)“民意訴求”而發(fā)動?蔡英文此時承諾將“扁案”之定讞結果訴諸“民意訴求”,豈非形同徑自宣告在若當選后將以“扁案”制造社會撕裂,這豈不是引火燒身?
尤其關鍵者,“司法復核”其實只是蔡英文自制的詞匯,在現(xiàn)行法律中查無出處。此事之荒唐,在于蔡英文居然自創(chuàng)“司法復核”一詞,而竟然欲以此詢諸“民意訴求”。實在是異想天開,視此為兒戲!
勉強說來,所謂“司法復核”,在現(xiàn)行法制中,可能較接近對定讞之案“提起再審”或“非常上訴”。但是,對已定讞案件,若有審判過程違法之類的問題,絕非領導人所得置喙,而是應由當事人或檢察官提起再審或非常上訴處理;此與“特赦權”無關,臺灣地區(qū)領導人絕對不可介入。蔡英文若欲以領導人地位,主導“扁案”之再審或非常上訴,并假借“民意訴求”,施壓于法院,這種思考,非愚即妄,切莫引火燒身。
總之,無論就法律面及政治面而言,蔡英文若欲“開釋”陳水扁,應以行使“特赦權”為宜,而這必須考慮“數(shù)次特赦”的政治成本;不此之圖,倘竟欲操作“民意訴求”,進行于法無據(jù)的“司法復核”,臺灣必難承受這種“司法災難”與“政治凌遲”。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