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19日發(fā)表社論說,民進黨“立法委員”羅致政、陳其邁、陳亭妃、陳賴素美等人提出,擬將六大城市區(qū)長從專業(yè)文官改為機要任用,消息一出,輿論大嘩,都認為這是分贓綁樁,不僅敗壞政治風氣,更會減少職缺,對文官體系沖擊太大,影響文官培育。
臺灣“立委”自認為代表民意,但民眾對“立委”的滿意度卻一向偏低,《天下雜志》2015年調(diào)查顯示,“立法院”滿意度只有9%;旺旺中時2017年最新調(diào)查顯示,“立法院”三大黨團不滿意度都超過6成。從民進黨“立委”羅致政等人這次的提案來看,民眾會對“立委”感到不滿意及厭惡,確實有其原因。
臺灣在過去10、20年陷入發(fā)展停滯,關鍵原因之一,就是“立法”品質(zhì)及效率令人搖頭。許多無涉“立委”利益交換動機的重大政策變革,一旦送入“立法院”,往往就慘遭冰凍,再無下文。數(shù)位匯流“立法”、第三方支付等攸關民生及進步的法案,無不如此。面對低民意支持現(xiàn)狀,這些“立法委員”不思檢討改進,卻汲汲營營于分贓綁樁的自肥法案,舍棄經(jīng)濟民生法案于不顧,難怪民眾不齒。
六都市區(qū)長從文官改為機要,有什么必要性或急迫性嗎?提案“立委”羅致政說是為了貼近民意,創(chuàng)造更有效能的當局。分贓綁樁的機要人員能貼近民意?光是這一句話恐怕就證明羅委員已經(jīng)脫離了民意。古今中外,一人得道而得以升天的雞犬,不都是令小老百姓反感的權貴嗎?
讓臺當局貼近民意,絕對有其必要,正本清源,一是增加文官積極性,二是提高自治度,而不是分贓綁樁。具有專業(yè)的文官,確實因為制度保障而經(jīng)常陷入官僚主義,如何調(diào)動文官的積極性,進而提高效能,才是“立法委員”的當務之急。曾經(jīng)擔任臺南縣長的民進黨大老蘇煥智認為,恢復區(qū)自治才是正途。羅致政本為政治學者,應該不會不懂,卻違反專業(yè)而提出了分贓綁樁式的修法,用心何在?
包括羅致政、陳其邁、陳亭妃,所有提案立委都有意投入2018年六巿長選舉,這就引人質(zhì)疑,是不是幾位“立委”為了自己選舉便利,才量身打造“修法”。果真如此,這種只圖私利、廢弛民生法案的行為就更令人不齒了。
蔡英文上任以來,民進黨持續(xù)蠶食文官體系,先前引入“中央三級機關首長政務與常任雙軌制”,三級機關首長變成可以政治任用。如今又想對六都152名區(qū)長下手,一貫推動酬庸兼綁樁的作為,讓臺灣民主倒退。
當初美國聯(lián)邦政府建立政治任命制,原來是為了打破權貴把持惡習,后來才慢慢變成由總統(tǒng)安插親信,成為新權貴制度,這個制度又被稱為分肥制度、分贓政治或肉桶政治,意思就是由勝選者把持政府職位,分配自己的親信、功臣或捐款大戶。這種制度帶來了美國政治史上最腐敗的時期,批評聲浪不斷,直到1883年政治任命的范圍才被《彭德爾頓法案》大幅限制。即使今日美國,仍有許多專家質(zhì)疑現(xiàn)有包括駐外大使等的政治任命都有違專業(yè),必須改革。美國想再限縮政治任命、回歸專業(yè)文官,臺灣卻一直蠶食文官體系、玩政治任命,完全就是走回了兩百年前的美國老路,開民主倒車。
蔡英文當選之初一再強調(diào)的謙卑,早已不復見,民進黨現(xiàn)在展現(xiàn)出來的就是赤裸裸的分贓奪權,腐化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不只權力使人腐化,在這次的提案中,我們更看到了“立法委員”為了壟斷權力,而暴露出了不堪的腐化之心。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腐化,我們要提醒民進黨,全面執(zhí)政就要全面負責,縱容腐敗的“立法院”繼續(xù)腐敗,選民終究會把究責的矛頭指向民進黨。這次提案所幸還有管碧玲聲言反對,為民進黨保留一絲民主顏面。民進黨千萬不要讓選民把民主進步黨視為民主退步黨了。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