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臺灣當局發(fā)放3600元(新臺幣,下同)消費券給每個島內居民,希望刺激理性消費,用消費的熱力驅走景氣酷寒。
臺灣《聯(lián)合報》18日發(fā)表社論說,消費券的概念有點像穿梭時空,把人們未來可能賺到的錢先拿來用;如果大家用得對、用得好,那么到了未來,便可以得到比三千六百元更具價值的財富。但如果這些錢掉進了某些黑洞,那么,未來可能要以加倍的代價,來補回這筆先花掉的債務。這個臺當局發(fā)放的紅包并不單單是一份禮物,它也蘊涵了一個責任:民眾要選擇你覺得最好的方式把它逐次或一次花掉。那樣,這些消費券才算達成它問世的任務。
社論說,簡單地說,消費券是臺灣民眾向自己的未來預支的現金;它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更不是白吃的午餐。它的成敗,其實也不取決于這個消費券政策本身是否周延,而在全體島內民眾對這筆錢的使用能否灌注智能和愛心,使它散發(fā)最大的光和熱。在這波仍看不到谷底的景氣中,人們每天聽到的都是裁員、失業(yè)、生活難耐的故事,光靠三千多元要克服生活的困境,顯非可能。然而,消費券的運用若能形成一場民間經濟互助運動,喚醒大家失去已久的刻苦意識和社會關懷,那么消費券的作用即可超越單純的刺激經濟。有愛心和關注加持的消費券,或許能幫許多人化解冬日的酷冷。
社論指出,消費券的效果,其實仍然受到爭議,有些經濟學家并不相信消費能夠救經濟。但通過不斷的討論,人們對消費券的正負作用都有更多了解,也知道應如何以積極態(tài)度避免其反效果。至少從目前看來,不論是臺灣企業(yè)或地方政府都提出了不錯的相對因應,協(xié)助擴大消費效果。例如:許多賣場推出花三千六、享五千的活動,已無形中放大了消費券的乘數;島內各地方政府推出鼓勵在地消費的摸彩,也可避免消費券的使用過度集中都會;出版界推出優(yōu)惠方案,有助于把書香帶進家庭。
雖只是區(qū)區(qū)三千六百元,但它未必不能發(fā)展出大創(chuàng)意或大商機。試想,若有一個班級幾十個同學把消費券集中起來,好好規(guī)劃,便可以在網絡上展開一個小小的事業(yè)。那樣,這些錢就不再只是有使用期限的消費,而可以變成生命更長的投資;當消費券政策告終,也許一個小事業(yè)就從此茁壯了。
消費券的效果要充分發(fā)揮,正需要那種一傳十、十傳百的傳遞效果,把消費的愛和熱點燃起來。島內有人在網絡倡議,消費券應優(yōu)先用來購買臺灣商品,因為上中下游廠商可以雨露均沾,獲得最佳連鎖效果。的確,作為一個消費者,想要用三千六百元來救經濟似嫌癡心妄想;但如果大家在消費之際也想想別人,消費就可能多一分感染能量,冰冷的景氣也就多一分熱量。
社論最后說,世界經濟聯(lián)系越來越密切,由于幾家美國大型金融機構的財務崩潰,牽動了全球金融海嘯,讓世界經濟陷入嚴冬,F在我們要做的是反向的急救,從微血管和神經末梢開始摩擦,用個人消費的力量把關懷和熱忱注入不同的產業(yè),透過血脈回流,讓整個臺灣經濟體再度活絡起來。三千六百元用來滿足個人欲望,頂多只換得一天的愉悅;但若能變成一場社會互助運動,也許可以讓臺灣變得很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