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色鬼在线精品视频,亚洲精品国自产拍在线观看,久久免费国产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人成地址在线观看

        •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趙念渝:共創(chuàng)中華民族美好未來

        2009-10-20 09:52:00
        來源:
        字號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上海臺灣研究會理事趙念渝今日在華廣網刊登題為“共創(chuàng)中華民族美好未來——國共互電解讀”一文。全文摘要如下:

          金秋十月,中國國民黨在臺灣召開了第18次全體代表大會,引起島內外各界廣泛關注。中共中央也給國民黨18全會發(fā)去了賀電,全文159字,言簡意賅,內涵豐富。國民黨隨即致電中共中央,表示謝忱,全文67字,同樣意味深長。隨后,胡錦濤總書記又分別致電連戰(zhàn)和吳伯雄,祝賀連吳續(xù)任和榮任國民黨“榮譽主席”。兩相對照,撫今追昔,回顧2005年來國共兩黨的多次交流和溝通,筆者深有感觸。

          第一,繼續(xù)落實“兩岸和平發(fā)展共同愿景”

          2005年4月,應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邀請,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率國民黨大陸訪問團訪問大陸。這是60年來國共兩黨主要領導人首次會談,基于兩黨對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穩(wěn)定發(fā)展的承諾和對人民利益的關切,胡總書記與連主席共同發(fā)布了“兩岸和平發(fā)展共同愿景”聲明。在致連戰(zhàn)續(xù)任國民黨榮譽主席的賀電中,胡錦濤總書記特別強調指出,“2005年,先生率中國國民黨代表團訪問大陸,兩黨達成并發(fā)表‘兩岸和平發(fā)展共同愿景’,為兩岸關系明確了方向,奠定了基礎”。連戰(zhàn)在隨后的謝電中也指出“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順乎兩岸主流民意,合乎民族整體利益,已成國共兩黨共識,并且獲致重要成效”。4年來,“兩岸和平發(fā)展共同愿景”這一提法已經深入兩岸民心,已經成為兩岸人民的共識,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由此可見,兩岸需要“在和平中堅持發(fā)展,在發(fā)展中維護和平”,兩岸關系進入了“和平與發(fā)展”的歷史新階段,因此,繼續(xù)落實“兩岸和平發(fā)展共同愿景”對兩岸關系的未來發(fā)展具有重大指導性意義。

          第二,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既有政治基礎

          兩岸之所以能進入和平發(fā)展新階段的一個最重要的政治基礎就是雙方都認識到必須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是命運共同體,兩岸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家園。事實證明,對兩岸關系健康發(fā)展最具破壞力的就是“臺獨”。陳水扁執(zhí)政8年,不斷挑戰(zhàn)兩岸關系的底線,推行形形色色的“臺獨”政策,要把臺灣從中華民族的命運共同體中割裂出去,致使兩岸關系瀕臨戰(zhàn)爭的邊緣。2008年臺灣政黨輪替,陳水扁鋃鐺入獄,說明陳水扁的“臺獨”政策在臺灣民眾那里是通不過的。一年多來,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既有政治基礎上,兩岸關系得到了健康的、迅速的發(fā)展,兩岸民眾交流得到了極大的深化,無論是在大陸的震災、還是臺灣的水災中,兩岸相互幫助,充分體現了兩岸不可分割的血緣關系。事實證明,“一個中國”是兩岸必須堅持的共識,無論什么形式的“臺獨”,都是對兩岸和平發(fā)展的根本性的破壞,世界上沒有任何勢力可以把大陸和臺灣割裂,任何分裂大陸和臺灣的企圖必將遭到兩岸人民的共同抗擊。歷史的不同發(fā)展階段可以有不同的內涵、不同的認識和不同的成果,但無論在什么樣的歷史發(fā)展階段,只能有一個政治共識,那就是必須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違背這一歷史共識,就是中華民族的罪人。

          第三,深化互信,加強交流,擴大共識,不斷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共創(chuàng)中華民族美好未來

          國民黨在致中共中央的謝電中指出:“至盼雙方共同努力,增強互信,共創(chuàng)雙贏,為兩岸人民謀幸福,為炎黃子孫開太平”。用詞雖有不同,但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凹訌娊涣,擴大共識”是“深化互信”或者說“增強互信”的基礎。交流有三要素:真誠,雙向和互利。“真誠”就是需要相互的尊重,要有誠意,切忌利用一方的誠意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如陳菊的大陸之行;“雙向”就是你來我往,降低各自的門檻,方便雙方人員的來往;“互利”就是雙贏,大陸對臺商臺資可以說是立體式的開放,臺灣也應該對陸商陸資敞開大門。只有在平等互利的全方位的交往交流中,雙方才能加深互相理解,逐漸建立互信,這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因此,兩岸的和平發(fā)展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階段,兩岸要共同精心呵護這一歷史階段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目標就是“不斷增進兩岸同袍福祉,共創(chuàng)中華民族美好未來”,或者說“為兩岸人民謀幸福,為炎黃子孫開太平”。

          有道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兩岸關系走到今天實屬不易,筆者以為,只要兩岸落實雙方電文內容,兩岸的明天必將更美好。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