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冬梅:蔡當局借WHA打“悲情牌”終將作繭自縛
第70屆世界衛(wèi)生大會(WHA)將在5月22日至31日在瑞士日內(nèi)瓦舉行,8日網(wǎng)絡報名截止,臺灣未收到邀請函,中斷自2009年起開始以“中華臺北”的觀察員身分出席,連續(xù)8年受邀的記錄。蔡當局對此表達強烈不滿與抗議,綠營強烈抗議“中國的打壓”,藍營則表示臺灣無法參與WHA責任在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大陸強調(diào),民進黨當局只有回到“九二共識”才有兩岸協(xié)商和國際空間。蔡英文及民進黨當局近期言行說明其誤判形勢、進退失據(jù),借WHA強打“悲情牌”最終只能作繭自縛。
蔡英文誤判形勢、進退失據(jù)
蔡當局近期的種種言行,包括蔡英文5月3日接受《聯(lián)合報》專訪時拋出的“三新論”,都顯示其對情勢的判斷完全錯誤,她自己講形勢變了,所以中國大陸要有新的思維等等,但她看的形勢變了,是臺灣由民進黨執(zhí)政,民進黨當局有美、日做“靠山”,因此中國大陸應該改變,向民進黨當局靠攏。
這種完全與現(xiàn)實相違背的判斷,導致蔡英文及其團隊自我感覺良好,一邊頻頻釋放破壞兩岸關系的信號,一邊卻還對拿到WHA的入場券抱持幻想。蔡英文為了爭取臺灣參與世界衛(wèi)生大會,首先于4月27日透過國際媒體“路透社”專訪,對中國大陸喊話,認為若臺灣今年無法參與WHA,對于兩岸關系有關鍵性的影響,企圖以“臺灣問題國際化”的方式向大陸施壓,迫使大陸允許臺參加WHA。
當覺得今年受邀希望不大后,就展現(xiàn)強硬一面,以安撫“獨派”的不滿。5月5日,蔡在接受媒體談論“新南向政策”時,全文都稱“中國”,6日更發(fā)生了大陸漁民遭臺灣海巡署槍擊,導致兩名漁民受傷送醫(yī)的事件,顯示蔡英文對兩岸關系的處理已經(jīng)進退失據(jù)。
借WHA打“悲情牌”只能作繭自縛
一是臺灣民眾健康不會因為臺當局未參加WHA受到影響。蔡英文和民進黨當局總是宣稱參加世衛(wèi)大會攸關島內(nèi)人民的健康、不是政治議題等,以此點打“悲情牌”。但根據(jù)2005年大陸與世衛(wèi)組織達成的涉臺《諒解備忘錄》,這本身就是一個高度政治性的問題,因為WHO是一個國際組織。實際上,在大陸安排下臺灣地區(qū)專家可以參加世衛(wèi)組織相關技術會議和活動,有需要時世衛(wèi)組織亦可派專家赴臺進行指導,臺灣有從世衛(wèi)組織獲取衛(wèi)生技術信息的渠道,臺灣人民平時的健康和衛(wèi)生并不會因為不能參加WHA而受到絲毫的影響。
二是美、日等國對蔡當局的“悲情牌”虛與委蛇。蔡當局不斷向國際喊話,稱遭到“中國大陸的打壓”,一廂情愿以為能夠獲得國際社會尤其是美、日等國的聲援,結(jié)果美方只有參議員言語敷衍,日本也拿不出什么實際作為。蔡當局被國際現(xiàn)實無情打臉。
三是制造“被打壓”形象終將自食惡果。在窮途末路的情況下,蔡當局只能對內(nèi)營造臺灣“被打壓”的悲情,故意制造兩岸關系緊張。一方面是想通過在兩岸關系上制造事端,轉(zhuǎn)移施政不力的矛盾焦點;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制造兩岸分歧,渲染兩岸矛盾對立,獲得“深綠”基本盤的支持,為“臺獨”活動創(chuàng)造土壤。但蔡英文如果繼續(xù)在兩岸關系上一意孤行,朝“臺獨”邁進,大陸也會采取措施予以應對,最終自食惡果的只能是民進黨當局。
“九二共識”是臺參與國際活動的關鍵因素
2008年以來,大陸處理臺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遵循三個基本原則:一個中國原則、“兩岸協(xié)商”原則和“個案處理”原則。即在臺當局接受一個中國原則的前提下,經(jīng)過兩岸協(xié)商達成共識之后,兩岸再共同做國際組織的工作,臺灣才能以適當身份參加國際組織的活動。并且是“個案處理”,即逐年逐案辦理,不搞通案式處理。
2008年馬英九當局上臺后堅持“九二共識”,兩岸關系大幅改善,大陸方面基于臺灣同胞的福祉,在一個中國原則下通過兩岸協(xié)商對臺灣參與國際活動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臺灣方面才得于2009年首度以“中華臺北”名義和觀察員身份參加暌違了37年的世衛(wèi)大會。
在此后的7年里,國民黨當局以同樣的模式出席WHA。去年520蔡英文上臺以來,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協(xié)商基礎不在,從而關閉了一切協(xié)商管道。沒有兩岸協(xié)商,臺灣也就無法再參加國際組織活動。很明顯,臺灣不能參會的責任在于民進黨當局拒不接受“九二共識”。
此次臺灣沒有收到WHA邀請函,再次證明了民進黨當局“繞過大陸而通向世界”的路根本就行不通,兩岸關系良窳才是臺灣拓展國際空間的關鍵因素。總之,民進黨當局必須對“九二共識”做出更正面、積極的響應,這樣兩岸和平穩(wěn)定現(xiàn)狀才能得以持續(xù),臺灣也才能務實地參與國際組織或其舉辦的相關活動。(任冬梅,作者系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