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色鬼在线精品视频,亚洲精品国自产拍在线观看,久久免费国产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人成地址在线观看

        •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汪毅夫:大事的細節(jié)

        2020-05-12 08:47:00
        來源:中國臺灣網(wǎng)
        字號

        汪毅夫(圖片來源:臺胞之家網(wǎng)站)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講座教授、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汪毅夫在香港中評網(wǎng)撰文,講述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光緒元年乙亥(1875)年間發(fā)生的三個歷史事件,并從“細節(jié)”的角度,以小見大,與讀者網(wǎng)友分享了這些故事。以下是文章內(nèi)容。

          清代“同光戌亥間”即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光緒元年乙亥(1875)年間,臺灣有日軍“征臺之役”、“天降”時疫和清廷“開山撫番之役”三件大事發(fā)生。我就此寫了6篇短文:1.《地方志與“大代志”》;2.《“賞穿馬褂”的理由》;3.《安徽老唐在臺灣》;4.《唐定奎與“剿番開山”》;5.《西鄉(xiāng)從道的故事》;6.《1874年臺灣疫情的歷史留痕》。短文短淺,只談細節(jié),卻又因是“大事的細節(jié)”而見其事大也。譬如,關(guān)于“既居中國土地,即當一視同仁”與“化外游民”。當年,清廷明確指出:“生番地方,系中國轄境,豈容日本窺視”,“生番既居中國土地,即當一視同仁,不得謂為化外游民,恝置不顧,任其慘遭荼毒”;臺灣地方官員則奉旨同日本侵略軍頭目西鄉(xiāng)從道中將交涉,“帶去《臺灣府志》一本,內(nèi)開瑯嶠十八社系屬歸化生番,交其閱看”。這個細節(jié)告訴我們:各民族“既居中國土地,即當一視同仁”的“國族”觀念,是一致對外必須秉持的;外交無小事,清廷個別官員喪失“國族”觀念、妄謂臺灣“番社”住民為“化外游民”的不當言論,有相當惡劣的影響。又如,武力威脅與使用武力。唐定奎奉命率精銳部隊入臺,雖未交戰(zhàn)卻給了日本侵略軍強大的軍事威脅,是迫使日本侵略軍撤出臺灣的重要因素之一。武力威脅也是使用武力的一種方式。又如,疫情與軍事。日本侵略軍入臺后遭遇疫情,軍中疫死者500余人。清軍各部的兵員和戰(zhàn)斗力也因疫情而有所減損。重大疫情往往會對軍事發(fā)生重大影響。

           今天要補充的也是相關(guān)細節(jié)的參考資訊。

           沈葆楨《沈文肅公牘》(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版)第62頁記:“倭奴為天所棄,遘疫甚酷。有竊見西鄉(xiāng)(按,日本侵略軍頭目西鄉(xiāng)從道中將)疏草一段者,其聲哀厲”;第65—66頁記:“倭奴為天所棄,病疫者多,其帥急欲退兵,而其主貪心不戢,內(nèi)變將作”。顯然,疫情不僅減損了日本侵略軍兵員和戰(zhàn)斗力,還嚴重影響其士氣和軍心。該書第210頁記:“淮軍病疫,勢若燎原。四小統(tǒng)領(lǐng),僅存其一。文員歿者五十余人”,據(jù)此可知,唐定奎部后來也發(fā)生了嚴重疫情。

          徐天胎《福建民國史稿》(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版)附錄之《李鴻章與福建》記:“日本尋釁臺灣,由瑯嶠攻據(jù)牡丹番社,朝旨授沈葆楨為欽差總理臺防大臣,李鴻章謂沈葆楨無兵不威,因函告葆楨,以唐定奎所部銘軍駐防徐州之六千五百人東渡援臺,協(xié)濟新式洋槍炮藥彈水雷,攻守器具甚備。而迭函誡沈葆楨慎固邊防,勿遽開釁,勸其忍辱負重,堅持定見。沈葆楨屢欲與戰(zhàn),李鴻章屢書諷止,卒能定議罷兵”。從《沈文肅公牘》所收沈葆楨巡臺期間給李鴻章的公牘30件可知,李鴻章確實亦是“迭函”、“屢書”于沈葆楨也。反侵略戰(zhàn)爭是正義的戰(zhàn)爭,唐定奎率精銳部隊入臺,可對日本侵略軍發(fā)生武力威脅、亦可隨時對日本侵略軍開戰(zhàn)。試想,當年日軍若敢開釁必被就地全殲也。

          附帶言之,《李鴻章與福建》是徐天胎從吳汝綸編著的《李文忠公事略》(日本三省書店1902年版) 抄錄的。梁啟超寫于同期的《李鴻章》(1901。又名《中國四十年來大事記》)是另外一種書。 徐天胎又名徐吾行(1906—1987 )生前是福建省文史館館員,著述頗豐。(編輯:田云鵬)

        [責任編輯:田云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