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陸學生赴臺學習意愿降低,對此,臺灣不反思陸生赴臺“情感拒絕”的癥結,反倒將心思用在了以政治思維和意識心態(tài)來指責大陸是“人為的阻攔”。誠然,這種“奇葩”心態(tài)既不是解決陸生赴臺數量下降的招法,也不是換回陸生重燃赴臺興趣的妙藥,只會進一步降低陸生赴臺的意愿和興趣。
臺灣對大陸的指責無疑是惡人先告狀,不反思不檢討對陸生的歧視性政策。
國臺辦發(fā)言人馬曉光表示,在當前兩岸關系形勢下,相關主管部門就赴臺就讀事宜予以提醒,是在正常履職。是否赴臺就讀,仍然由考生和家長自行決定?梢,大陸有關部門對陸生赴臺提出相關要求、提醒相關事項、囑咐有關防范是情理之中,理所當然的。這種提醒主要是提高陸生在臺的安全保障和安心系數,防止出現(xiàn)一些不該發(fā)生的問題。所以,陸生赴臺的決定因素和主要意愿,還是在陸生和其家長。
蔡當局對待陸生的種種限制、歧視冷血,才是陸生赴臺下降的“主要殺手”。其實,自臺灣開放陸生赴臺以來,兩岸之間的教育交流和學生往來都是上升的階段和趨勢。只是從去年以來,蔡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讓兩岸關系陷入僵局,導致兩岸間的和平和穩(wěn)定遭受威脅與干擾,進而讓陸生感覺到不安全感陡然上升,也就降低了赴臺讀書學習的意愿。
臺灣“怕滲透怕統(tǒng)戰(zhàn)”,卻頻頻在陸生身上作政治經濟算盤。
暑假期間,大陸有關單位組織了各種各樣的夏令營和臺生臺青赴大陸參訪交流,這不僅有助于兩岸之間的互通了解,還有助于兩岸間通過互動參訪式的活動化解疑慮、消除誤解、增進友誼。然而,蔡當局似乎對此很不“樂意”,島內親綠媒體認為,這是大陸在拉攏臺青,用“統(tǒng)戰(zhàn)”實現(xiàn)對臺灣青年和學生的心靈“滲透”,最終的目的是“統(tǒng)戰(zhàn)”。
臺灣有關方面除了利用媒體煽風點火之外,還利用手中的行政權力和資源打擊報復,在“統(tǒng)戰(zhàn)”和“滲透”的心態(tài)下,一粒“水球”竟然要處罰臺灣籍在大陸學習的學生,公務員“登陸”后要嚴懲,退役將領“登陸”后也要重罰。“綠色恐怖”下的所作所為,又怎能不讓陸生赴臺望而卻步呢?
陸生納入健保一事,不僅僅一直被島內政治勢力拿來用去,還作為蔡當局試圖與大陸討價還價的籌碼和工具,尤其是在蔡當局“反制大陸的組合拳”中,陸生納入健保一事竟然成了這些宣稱要讓大陸“有感”的籌碼。此舉真是讓人匪夷所思,也會讓陸生感到厭煩和止步。
蔡當局既在陸生身上做政治盤算,還在打起了陸生的經濟算盤。以2016年新學期招收的9327名陸生為例,陸生納入健保后,每個月要繳1249元新臺幣,每年費用就是1.35億元新臺幣,也就是說臺灣每年都能從陸生賺取一億元的收益。
臺灣想挽回陸生赴臺意愿,僅靠空洞的喊話終究是徒勞的。
蔡當局的所作所為,進一步造成了陸生赴臺的安全感降低,對臺灣社會的不友好、不友善、不溫暖的氛圍的恐懼感,以及生怕在“被統(tǒng)戰(zhàn)”、“被滲透”的亂扣帽子中,惹火燒身,招致不必要的麻煩。
其實,除了蔡當局的綠色恐怖嚇阻和阻擋之外,臺灣一直以來對陸生赴臺設置種種障礙,用歧視性政策對待陸生,以有色眼鏡看待陸生,讓陸生在臺灣既享受不到應有的基本保障,又不能感受到臺灣應有的人文關懷和社會感知溫暖。
圍繞陸生納入健保的事情,島內輿論認為,針對民進黨“陸生納保、境外生保費改為全額自付”的健保修正草案,引發(fā)超過400名本地和境外學生和50個學生及社會運動團體連署反對,要求陸生比照現(xiàn)行僑外生保費納保。這種反對的聲音非但沒有得到任何回應,民進黨還一意孤行推動假人道、真歧視的健保法案。比如,陸生赴臺有“三限六不”的障礙,社會對陸生的不友善、學歷不承認的難題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我們并沒有看到蔡當局的反思和檢討,反倒是變本加厲人為設置障礙和制造門檻。特別是在污蔑“統(tǒng)戰(zhàn)”、“滲透”的心態(tài)下,不顧島內高校的招生困境和兩岸教育往來的人心民意,執(zhí)意以文字游戲回避陸生赴臺的實質問題。
自臺灣2011年臺灣開放陸生赴臺以來,陸生生源不僅填補了島內生源不足,緩解了島內高校招生困境,還為臺灣與大陸搭建起了青年學生交往交流通道,增進了解認知的橋梁。但是,自去年520至今,蔡當局口頭上喊出“歡迎陸生”,行動上卻把陸生當做政治工具和籌碼,
據統(tǒng)計,自2015年以來,大陸各地相繼設立了四十一個海峽兩岸青年創(chuàng)業(yè)基地和十二個海峽兩岸青年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示范點。至2016年底,有6000余名臺灣青年到大陸學習、參訪、交流、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發(fā)展,近萬名臺灣青年參加大陸組織的各種招聘、培訓、學習等活動。相較于臺灣制訂種種針對陸生的歧視措施,大陸方面不斷出臺有利臺灣學生、青年到大陸求學、就職和創(chuàng)業(yè)的優(yōu)惠政策。
蔡當局倘若是真心 “歡迎陸生”,還要拿出實實在在的善意,和切實可行的行動。
首先是徹底放棄對陸生的“歧視性”政策。首當其沖的就是徹底放棄“三限六不”,限制陸生福利,包括不提供獎學金、不得在校外打工、畢業(yè)后不可留臺就業(yè)、不開放報考證照等政策。這些“歧視”不改不棄,陸生赴臺意愿難以“回心轉意”。
其次是勿對陸生“抹黑”、“抹紅”。島內政客總是在陸生身上做政治考量和經濟盤算,把陸生當政治籌碼和工具,這種敵視心態(tài)既讓陸生沒有安全感,又會讓陸生感到恐懼。
還有就是對陸生的善意說到做到。比如陸生納入健保不能總是在“路上”,口頭喊的與實際做的總是合不上拍、對不上號,既然希望陸生赴臺,不管出于解決島內生源難題還是想“賺一筆”、“撈一把”,始終將陸生在健保上“拒之門外”,陸生何來赴臺的動力呢?
顯然,如果“歧視性”政策依舊如此,陸生赴臺意愿何來?如果“不公正”待遇依然不改,陸生赴臺動力何在?。(中國臺灣網網友:賈永輝)
。ū疚臑榫W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杰]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