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正面臨公務員人事費用激增,士氣低落的危機。(臺媒資料照片 中時電子報 陳信翰攝)
中國臺灣網3月19日訊 據(jù)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目前臺灣公務員的薪資與退撫費用已經成為當局財政不可承擔之重。而所謂的機構瘦身,也遭臺媒爆料,其實只是一場數(shù)字游戲。更為甚者,公務員的增加并沒有政策優(yōu)化與效率提升之效,反而是“婉君”(網軍)當?shù),公務員士氣深受打擊。臺媒評論直指,臺灣公務員體制面臨崩壞。
臺灣《商業(yè)周刊》報道,近年來臺灣所謂公務人員人數(shù)的減少,只是將民營化的“國營事業(yè)”員工除剔除,事實上行政機構的公務員人數(shù)持續(xù)增加,比起10年前多了1萬4千多人。
而自2008年來當局人事費用還增加了9.1%。為了美化“中央”預算人事費用,多達105個非營業(yè)特種基金,像公立學校附設醫(yī)院、大學教師及高中教師的人事費用,就是列在多達105個特種基金的獨立預決算書內。
近年來透過縣市整并產生了六個“直轄市”,但是地方公務員人數(shù)還是繼續(xù)攀高,若剛升格的桃園市不計,其它“五都”升格后,公務員總數(shù)合計成長6.2%,人事費卻成長了11.3%。
而公務員人數(shù)與人事費用的增加還只是整體臺灣文官制度頹圮的一面,首先是公務員評等根本是表面工夫,2012年全臺公務員75.09%拿到甲等最高考績,丙等比率不到0.2%,丁等全臺更只有4人。違反“行政院”在2001年的共識:甲等比率以50%為原則,最高不超過75%。
公務員的退休更是羨煞其它人,在2013年總退休人數(shù)當中,50歲至55歲比率竟高達63.2%。公立學校教師更高達75%,而所得可達工作時的8、9成,幾乎是做半輩子、領一輩子。難怪想捧鐵飯碗的人前仆后繼,多年的青春就在各種公務員考試中流失。
至于公務員大軍成員是否從此過著幸?鞓返娜兆幽?根據(jù)臺媒訪談10位年輕的新世代公務員,他們也是苦酒滿杯。最多人抱怨的是勞逸不均、打混的老鳥考績可拿甲,認真的年輕公務員卻常被打乙等。至于政策面,更有長官指示一切聽婉君的就好,民粹的風向代替專業(yè)的評估。
臺媒評論,當局財政扛不住龐大公務員的人事與退撫費用只是時間問題,但是財政黑洞的代價卻是公務員低落的士氣,臺灣社會的危機已經近在眼前。(中國臺灣網 高旭)
[ 責任編輯:高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