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臺灣《聯(lián)合報》報道,臺灣《遠見》雜志昨天(29日)公布“臺灣幸福感調查”,臺灣民眾的個人幸福感平均分數(shù)為64.2分,屬于“幸福小資族”,但評價社會的快樂程度卻只有48.9分,是“幸福清寒族”,顯示臺灣人看自己較快樂,看這個社會就搖頭嘆息了。
有趣的是,《遠見》同時也針對現(xiàn)任40位“閣員”發(fā)出問卷,由官員眼光來看臺灣民眾的幸福感。結果顯示,認為臺灣人“非常幸!焙汀斑算幸福”者,高達92.3%,與民眾自評結果有相當落差。
本次調查從今年1月31日至2月3日,以電話訪問1062位年滿20歲民眾。調查參考島內外快樂研究,挑選健康、經濟所得、生活滿意、社會連結等作為主要指標,列出12個面向,以1到10分評價滿意程度;3到5分屬勉強糊口的“幸福清寒族”,6到8分是期待未來的“幸福小資族”。
結果顯示,臺灣人在“朋友關系”和“家人關系”的得分最高,都有7分以上;分數(shù)最低的兩項分別是“財務及收入滿意度”和“未來生活保障信心”,“個人生活狀況”也不到6分。
在民眾心中,最重要的幸福三大要素依序是個人身體健康、夫妻和伴侶間的情感及個人收入。影響個人幸福感的因素以社會和經濟問題居首,其它重要原因還包括居住問題、社會風氣、貧富差距和治安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年長者的幸福感較高,25歲至29歲的年輕人,超過半數(shù)覺得不幸福,是20歲至45歲青壯年族群中,幸福感最低的一群人。
《遠見》創(chuàng)辦人高希均表示,臺灣每人年平均所得超過兩萬美元,購買力平價(PPP)經過調整后超過四萬美元;臺灣民眾有權利要求更高的幸福感,當局“施政”有必要從重視所得,提升到重視每個人的幸福感。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