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期間,一位來自農(nóng)村基層的黨代表和記者說了這樣一件事——宜興市西渚鎮(zhèn)白塔村只花了200萬元,就“借”來價值10多億元的美景,一年游客超過30萬人。
資料圖
美景如何“借”得?記者近日來到這個位于蘇浙皖三省交界的村莊一探究竟。
剛走進村委會,村書記歐陽華就拉著記者上了電瓶車。村子的東南處有座小山,名叫廟瓦山。只見一條嶄新柏油馬路穿梭在幽幽竹林和茶葉梯田間,蜿蜒曲折直上山頂。車停山上,再爬一個小山坡,眼前豁然開朗。
居高臨下,東南邊一塊亮晶晶的“寶石”,那是著名的宜興云湖;登高望遠,西南方向——“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和“國家生態(tài)旅游示范區(qū)”——天目湖如畫卷舒展;再往南,極目遠眺,是云霧繚繞、重巒疊嶂的皖南山區(qū)。一輪夕陽,輝映青山綠水,氣象萬千。
“怎么樣?這個景色是不是至少價值十個億!”歐陽華指著腳下對記者說,這個小山頭,就是宜興和溧陽的分界點,別看這座小山高不足百米,卻把天目湖美景擋得嚴嚴實實。去年,村里投入兩百萬元,修了這樣一條盤山公路,打響了“登白塔,看天目”的名頭,引得游客蜂擁而至。記者所站的制高點位置,正在興建一個觀景臺,今年還將架起天文望遠鏡,白天飽覽三省美景,晚上看月亮星辰,一個天然的自駕露營基地漸具雛形。
下山途中,記者發(fā)現(xiàn)這條盤山路另有“玄機”——山的東邊,有廬、云芯山莊、沉香木博物館、竹香竹苑禪意民宿……一大批高端旅游項目依著山勢一字排開;山的西邊,公路沿著各個村民聚居點環(huán)抱繞行。不少村民家正在大興土木,改造民宿,開辦農(nóng)家樂,還有人把家門口的大棚瓜果變成了采摘園。一條盤山路,“借”來了美景,更借來難得的發(fā)展機遇和稀缺資源。如今,小小廟瓦山已經(jīng)規(guī)劃升級“牽稼園”高端民宿旅游區(qū),可謂點石成金。
歐陽華坦言,身在蘇南,白塔村原本是一個窮村,曾經(jīng)因為交不起電費,整個村子電閘拉了8個月。身為村書記的他,賣掉了自家的小五金店,才湊夠電費讓村里亮起來。為什么窮?一方面是區(qū)位差,三省交界之地往往意味著發(fā)展的“神經(jīng)末梢”,地處偏僻,交通不便;二是缺資源。宜興處處是溶洞,到處有紫砂,可偏偏白塔跟這兩大核心資源不沾邊。發(fā)展旅游,缺一個叫得響的“噱頭”。
沒有亮點要去找亮點,沒有資源就去“借”資源。打開擋住萬千美景的廟瓦山,猶如“鑿壁借光”,豁然開朗。
白塔村突然“開竅了”。幾年前,村里發(fā)展八大高效農(nóng)業(yè),種了500畝茭白,200畝紅提,500畝瓜果,還有南天竺、草莓等。一開始,效益都很高,觀賞苗木南天竺畝均收入六七萬元。但隨著面積越來越大,種的人越來越多,增長遭遇“瓶頸”。怎么辦?把一產(chǎn)“借”過來辦三產(chǎn)!63歲的村民陳益民家里有2畝紅提,以前批發(fā)價5元一斤,如今掛牌“采摘園”,賣到15元一斤。游客越來越多,去年又把自家小樓改建成民宿,沒想到生意火爆,從小年夜一直到年初六都訂滿了。
有樓的搞民宿,有田的搞采摘,有手藝的開餐館,“三無”的在家門口當服務員……白塔村3000多人,如今吃上“旅游飯”的超過一大半。農(nóng)家樂老板胡世民形容:“小小白塔村就是一個旅游富民的大平臺,每家每戶都能找到致富的‘接入點’!
借來鄰省、鄰市的“景”,借足高效農(nóng)業(yè)的“力”,白塔村還要借全國、全球的“才”。上個月,杭州大學組織了100多名外國留學生來到白塔,他們的任務就很簡單:看美景、發(fā)微信、寫推特,向家人朋友介紹白塔。去年9月,村里邀來合肥大學200多名大學生,分成景觀、建筑、綠化、文創(chuàng)等23個小組進行旅游設計,村里拿出30萬元對優(yōu)秀作品進行獎勵。歐陽華拿出厚厚一疊設計圖板向記者展示,“田野星巴克”“紅犁文化園天橋”“鄉(xiāng)村記憶館”……每一樣都腦洞大開,足夠吸引眼球,有的設計已經(jīng)迅速落地成了實景。
人才來了,財富就來了。2015年,白塔村拿到全國第一個鄉(xiāng)村旅游合作社的執(zhí)照,投資商紛至沓來,短短一年就真金白銀投入近兩億元。記者采訪過程中,村書記電話接個不停,都是來談項目合作的。
無錫市美麗鄉(xiāng)村示范點、江蘇省最美鄉(xiāng)村、中國美麗休閑鄉(xiāng)村、中國特色村……走進白塔村委會,走廊三面墻上掛滿獎狀,大大小小上百塊。行走在田間村頭,農(nóng)家樂飯店民宿鱗次櫛比,家家戶戶門前咸貨掛滿曬架,濃濃年味撲面而來。翻開村里的賬本,農(nóng)民人均純收入2.2萬元,村集體收入五六百萬元!笆↑h代會報告要求‘千方百計拓寬農(nóng)民增收渠道’,什么叫‘千方百計’?就是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歐陽華說。(王世停 鹿 琳)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