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法治回眸——我們的自信在這里·行政法篇】有了它 法治政府的模樣越來越清晰
回眸70年,當政府行使職能有了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當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為自覺選擇,法治的引領和規(guī)范正在不斷提高著政府的執(zhí)政能力和執(zhí)政水平,人民群眾也在逐漸收獲更多實實在在的福祉。
如今,政府公開的事項越來越多,老百姓參與政府決策越來越普遍,“最多跑一次”的辦證窗口越來越便捷……這些正是政府依法行政的一個個縮影,它們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著“人民權力人民用”“賦予權力為人民”。
那么,讓老百姓真正嘗到更多甜頭的背后是什么?本期視頻,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具有中國特色的現(xiàn)代行政法治故事。
文字實錄:
談及我國的行政法制建設,首先從行政訴訟制度的建立開始,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頒行可以說是我國推進依法行政的第一塊里程碑。
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行政法學博士生導師,中國行政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應松年說:“中國的行政訴訟法具有中國的創(chuàng)新與特點。第一個特點是我國行政訴訟的審理體制,采用普通法院內(nèi)單設行政庭,專門審理行政案件。這在當時是其他世界各國沒有的。第二個特點,是關于舉證責任的規(guī)定方面較為特殊。一般的舉證責任是誰主張誰舉證,而行政訴訟的舉證責任則在政府一方。這一點,國外對我們非常欣賞,稱中國的行政法制度寫得非常好!
在行政訴訟法的規(guī)定中提到,政府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給公民造成損失的,要賠償;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要撤銷……于是,國家賠償法、行政復議法等對于公民權利救濟的立法工作提上議事日程。
應松年稱,我國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將行政賠償與司法賠償融為一爐,也堪稱為具有我國特色的法律之一。
從1989年制訂的行政訴訟法,到1994年制訂的國家賠償法,再到1999年制訂的行政復議法,中國的行政救濟立法體系基本完成。從制度上建立的糾錯和救濟機制,適應了行政管理方式轉型的需要。自此之后,老百姓有了尋求救濟的“法寶”,政府依法行政、依法辦事,也有了監(jiān)督和制約的法律保障。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社會的急速發(fā)展,現(xiàn)實要求公民、法人自覺遵守市場和社會秩序,同時也需要政府加強管理,并保證自身行為的規(guī)范。建立良好的市場秩序同樣是行政法的重要使命。
于是,被稱為“行政三法”的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行政強制法相繼出臺,成為規(guī)范行政權行使的重要法律。
其中,行政處罰法的精髓就是依法限制和規(guī)范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避免行政機關隨意處罰、處罰混亂以及一個違法行為引起數(shù)個行政機關的多頭執(zhí)法、執(zhí)法擾民等亂象。如今我們形成了綜合行政執(zhí)法制度,城市執(zhí)法有了很大改善。
行政許可法最值得我們引以為傲的是在中央層面明確了部委規(guī)章不得設定許可,以防止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同時,許可程序大為簡化,大大方便了許可申請者。
行政強制法的特色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為原則、行政機關自行強制執(zhí)行為例外,公正與效率并重。
隨著行政三法的相繼出臺,形成了我國行政規(guī)制立法的“三部曲”,解決了市場對行政法治的最迫切需求,不僅適應了改革開放后市場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需要,還促進了立法法的制定。于是在2000年我國制定了立法法,全面規(guī)范了我國立法的體制、原則、基本制度以及違憲、違法的審查制度等等,使立法進一步走上了科學化、民主化和法治化的道路。
至今,我國還制訂了大量的規(guī)范政府行政行為的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
正如應松年所言,這對于我們國家走上法治政府的軌道,是很有幫助。
這就是,中國的行政立法,它走的是一條富有中國特色的創(chuàng)新之路。
它,讓政府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行使職能成為常態(tài)。
它,讓政府的權力真正在陽光下運行。
它,讓政府有法必依、嚴格執(zhí)法,讓國家在法治軌道上有序發(fā)展。
……
在全面依法治國時代主題下,法治政府建設的方向不會變,腳步不會停,中國行政立法鏗鏘有力的步伐將一路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