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美麗中國】鏡頭里的長江越來越美
1984年,我隨父母遷居到湖北省宜昌市,35年來,我與長江,與三峽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當年,我找鄰居借了臺皮腔式折疊的120相機,整日騎著自行車,奔波在建設中的葛洲壩工地,開始了我的攝影生涯。在我的鏡頭中,葛洲壩建成了,三峽大壩建成了,隨著三峽蓄水,高峽出平湖成為現(xiàn)實。
32歲時,我正式成為一名攝影記者,那一刻,我將鏡頭鎖定在長江生態(tài)這個大主題。三峽工程的建設舉世矚目,它的生態(tài)變化、環(huán)境保護、移民情況等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熱點,而這也是我拍攝記錄的重點內(nèi)容之一。
記得2010年10月,三峽工程庫區(qū)首次實現(xiàn)175米蓄水。我乘坐民用飛機飛往長江三峽,從江漢平原的一望無際到川渝大地的崇山峻嶺,我看見了新秭歸,新鳳凰山,新的庫區(qū),還有巴東、巫山、奉節(jié)……我不僅用相機全過程記錄了175米蓄水后的三峽庫區(qū)“全貌”,還將沿線的點滴變化都定格在我的鏡頭里。
近年來,為了確保一江清水浩蕩東流,長江沿線堅決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fā)”,大力推進沿江化工企業(yè)“關、轉(zhuǎn)、搬”,以及非法碼頭整治、江水污染治理、濕地修復,長江大保護取得顯著成效。水越來越清,山越來越綠,江面上白鷺翱翔,水中珍稀魚類暢游……
長江母親河越來越美,那一幅幅清江水、綠岸線,百姓樂享綠水青山的美麗圖景讓我欣喜,讓我振奮,也讓我更加堅定地要將“長江生態(tài)”這個主題永遠地記錄下去。(圖/文湖北日報記者劉曙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