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卡梅倫本月初公開表示,不排除英國舉行公投,決定是否脫離歐盟。此言一出,立即引起轟動。卡梅倫這番表態(tài)是迫于國內政治壓力和歐洲大陸形勢做出的,它反映出英國對歐政策在歐債危機陰影下陷入兩難境地。
英國的對歐政策在國內一直頗有爭議。無論公眾還是政治精英在這個問題上都處于分裂狀態(tài)。英國對于法德在二戰(zhàn)后啟動歐洲聯(lián)合,起初不屑一顧。1957年,標志歐洲一體化進程啟動的《羅馬條約》簽署時,英國沒有參與。直至1973年,英國為了分享日益壯大的歐洲共同市場的好處,才決定加入歐洲共同體。上世紀90年代初,歐洲國家商議簽署奠定貨幣一體化基礎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時,時任首相梅杰不顧黨內“疑歐派”的反對,在條約上簽了字,給保守黨造成前所未有的分裂,并間接導致保守黨此后在野多年。
工黨執(zhí)政期間,英國雖加入了歐盟,但懾于民間存有強烈的疑歐情緒,對歐洲一體化始終保持警惕。英國雖簽署了《馬斯特里赫特條約》,但不參加歐元區(qū);為進一步促進共同市場而訂立的《申根協(xié)定》,它不簽署;簽訂《里斯本條約》時,它索取在司法、社會政策等領域的“例外權”。歐債危機發(fā)生后,重新執(zhí)政的保守黨政府更是公開慶幸英國沒有加入歐元區(qū)。在歐債危機演進過程中,英國與美國站在一起,對危機采取落井下石的態(tài)度。英國這種“自外”于歐盟的對歐政策,使它在歐盟事務中面臨日漸被邊緣化的危險。
英國政府的對歐政策,也使得國內疑歐情緒越來越強烈。最新民調顯示,80%的英國人希望舉行公投,以決定是否繼續(xù)留在歐盟。日前,100名保守黨議員致信卡梅倫,認為英國為歐盟成員資格付出的代價太高。正是在國內外嚴峻形勢下,卡梅倫作出不排除公投決定是否脫離歐盟的表示?磥,卡梅倫此舉旨在安撫民眾及黨內“疑歐派”,同時借此“訛詐”歐盟,促其在處理與英國關系上做出更多讓步。
然而,今非昔比,經過歐債危機的沖擊,歐盟雖然仍在意英國是否留在歐盟,但也不再會對英國的特殊要求做出讓步。德國聯(lián)邦議院歐洲委員會主席克里希鮑姆說:“英國打算脫離歐盟,或者試圖在某些特殊領域中得到特殊對待,這顯然不適合當今形勢”。其實,卡梅倫深知,英國一旦退出歐盟,對英國自身的傷害要大大超過對歐盟的傷害。據英國《經濟學家》雜志文章指出,保守黨內多數議員并不贊成英國退出歐盟。
現實情況是,保守黨內一部分人為迎合民意極力鼓噪舉行公投。據稱,工黨為了分裂保守黨,可能也會提出英國下次大選前就是否留在歐盟進行全民公投。結果是,盡管兩黨領導人誰都不想英國脫離歐盟,而進行這樣一次公投幾乎是不可避免。英國《經濟學家》據此得出結論:“英國在未來數年內離開歐盟的幾率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高”。(中國前駐歐盟大使 丁原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