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挑事”!綠營想廢漢字注音 藍營批:破壞文化傳承
【環(huán)球時報綜合報道】每到選舉,民進黨參選人就會拋出“臺獨”和“去中國化”議題,F(xiàn)在民進黨“立委”葉宜津又把廢注音當成參選臺南市長的政見。
據(jù)聯(lián)合新聞網(wǎng)5日報道,有民眾在“公共政策參與平臺”提案稱,現(xiàn)今世界上中文教學只剩下臺灣還在使用注音符號,徒增孩童學習負擔,應(yīng)該廢除,改用羅馬拼音,與國際接軌。葉宜津稱,“我覺得很好”,因為羅馬拼音可跟各種語言接軌,相信只要臺南開始使用,其他縣市和當局都會跟進。她還稱,此舉完全是為了學習語言的便利,沒有任何政治考慮。
葉宜津的政見在島內(nèi)引發(fā)軒然大波。臺南市長參選人顏純左稱,廢除注音是一個方向,但要有配套措施。臺南市長參選人黃偉哲稱,不否認羅馬拼音是國際通用,但注音在島內(nèi)行政教學體系中使用已久,廢除會引起家長和學生的恐慌。國民黨“立委”柯志恩5日則稱,羅馬拼音不能念出四聲,無法標準說出中文,如果要廢注音,“請葉宜津先用羅馬拼音示范繞口令給我聽”?轮径髡f,注音符號有100年的進化,現(xiàn)在卻被提出來以“與國際接軌”為名廢除,是對文化傳承做出強力破壞。
漢語注音符號是為漢字注音而設(shè)定的符號,以章太炎的記音字母作為藍本,1913年由中國讀音統(tǒng)一會制定,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頒行。1945年臺灣結(jié)束日本殖民統(tǒng)治后,無論當局還是民間都使用威妥瑪拼音,1996年以注音二式作為統(tǒng)一全臺街道譯名的版本。目前,經(jīng)常使用的注音符號有37個,臺灣學生在學會漢字書寫之前,都會先學習注音符號作為中文字的替代寫法。曾任大學教授的張曉風5日稱,注音存在有其必要性,不能因為討厭國語就把它廢掉。北一女教師歐陽宜璋表示,廢除注音符號等于抽離學習基礎(chǔ),變成小一小二會先學英文字母和讀法,之后再學中文,母語學習先后順位錯亂。她擔心,這將更難保留傳統(tǒng)中文優(yōu)勢,無法與國際接軌。淡江大學學者曾昱夫還說,若是從與世界接軌的角度看,現(xiàn)在全世界學習中文的人口多數(shù)都是學習漢語拼音,跟某些人提出的改用羅馬拼音根本搭不上,到最后恐變成只有臺灣在用羅馬拼音。
《聯(lián)合晚報》5日評論稱,相較于大陸,只有臺灣在教導(dǎo)中文學習時用注音,顯示這不僅是臺灣重要的文化資產(chǎn),也是累積的一項歷史價值;而與國際接軌的方式有許多種,若要把注音廢除,只會顯得這樣的資產(chǎn)相當廉價。文章說,目前全球?qū)W習中文的人口逐漸增加,要限定學習中文的方式,在臺灣產(chǎn)生的不只是學習方式差異的爭議,而且還讓單純的語言學習扯上統(tǒng)“獨”。(李名)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