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五月四日電 題:茶鄉(xiāng)坪林老街行
中新社記者 陳立宇 劉舒凌
臺灣有很多老街,大溪老街、烏來老街、淡水老街等等。
老街者,因其老,故多少要有些歷史積淀,用閩南話來說,就是得有些“古早味”,僅此仍不夠,還得或以舊屋勝,或以美食名,且各具特色,如大溪老街的巴洛克建筑、黃大目豆干,烏來老街的原住民風(fēng)味,淡水老街的魚丸、魚酥、鐵蛋等。都是名聞遐邇,別無分號的。
老街者,又因其為街。故得是成行成市的市集所在,為一地的商販聚集之所。物暢其流,路暢其道。
坪林老街既為老街之一,自然也就有其它老街所具的共性,這從老街上建于清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年),主祀玄天上帝的保坪宮,以及碩果僅存,靠近鄉(xiāng)公所的幾棟斑駁陸離,閩式紅磚配搭西式拱廊的建筑上灰舊的石板墻、石柱,便可窺見老街的形成已有些年頭。
所不同的是,因為坪林是臺灣的茶鄉(xiāng),以種植包種茶而知名,一鄉(xiāng)七村中有八成居民為茶農(nóng),故坪林老街也以茶名聞,以茶為特色。尤以老街店家的屋角,幾乎家家懸吊著的繞有瓷制綠色茶藤,寫有“坪林形象商圈”字樣的白色大茶壺,看起來最為惹眼。
走在坪林老街上,處處可聞茶香撲鼻,記者粗略算了一下,長約一百五十米,寬約五米的老街兩旁,僅商鋪上懸掛著直徑約一米,紅底白色茶字圓形招牌的店家就有八、九家,店內(nèi)高掛著因茶獲頭等獎,特等獎牌匾的店家也有六、七家,有的一家就掛著二、三塊,甚至三、四塊牌匾。炒茶、制茶就在店內(nèi)的也隨處可見,零售、批發(fā)則聽客尊便。店家還會講解茶的來龍去脈,請游客品茶。
老街上的“福長百貨行”,因先人來自福建長樂而得名,是一家已經(jīng)營了四十多年的老店。熱情好客的老板娘林月娥正在店門口售賣專供游客品嘗的美食。看這些美食,從茶油伴面線、包種茶貢丸湯、到茶凍、手工茶麻糬,無一件與茶無關(guān),吃起來滿口淡淡的茶香,再喝上一口沁人心脾的包種茶,別有一番風(fēng)味。
不過,林月娥真正拿手的還不是烹調(diào)美食,而是用手工制作茶葉枕頭。
林月娥介紹說,用包種茶梗制作的茶葉枕頭有股持續(xù)的清香,因為干燥的茶梗之間有空隙,增加了空氣的對流,夏天枕起來會更透氣、涼爽。此外,枕頭內(nèi)的茶梗還有按摩的作用,茶香可促進睡眠,很適合壓力大,容易失眠的現(xiàn)代人。
五、六年來,由于時不時有顧客來定做, 林氏茶枕頭的聲名因此遠播。
“福長百貨行”的門口,貼有一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寫著“財如甘露四方至”,下聯(lián)是“利似和光萬里來”。橫批是“門庭若市業(yè)興隆”。林月娥說,“就等著大陸游客來了”。
就像淡水老街的依托淡水河,大溪老街的依托慈湖,烏來老街的依托南勢溪和溫泉,依托北勢溪、生態(tài)園區(qū)、坪林茶葉博物館,有北、宜公路(臺九線)從旁而過,青山綠水,“風(fēng)景這邊獨好”,卻又有點冷落的坪林老街,它的“春天”眼看著就要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