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藍諸侯共治時代正式開啟
海峽導報特約評論員、臺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潘錫堂撰文表示,“郝立強”躋身國民黨內(nèi)權力核心,除了是馬英九回應3月學運掀起的“世代交替”黨務改革,更是馬正式啟動權力接班布局,確立“馬郝立強”共治新局,防止“后馬時期”跛腳效應延燒。
尤其,馬英九滿意度低迷不振、新型的社會運動如雨后春筍冒出,失去政權的憂慮席卷藍營基層,越來越多的支持者,擔心馬英九會步上李登輝、陳水扁的后塵,將政權拱手讓出。這些支持者一方面寄托新的“救世主”,另一方面更希望馬英九早日啟動接班布局。一旦坐視吳敦義、朱立倫、郝龍斌、江宜樺等中生代為競逐“大位”而在黨內(nèi)“全力沖刺”,民進黨2016年將立于不敗之地。
馬英九面臨強大的政治壓力,除了政務困頓,黨務也面臨來自在野黨及黨內(nèi)的挑戰(zhàn)。尤其是具有民意基礎的“郝立強”,屢屢在重大事務上跟馬英九持不同意見,讓馬英九陷入“內(nèi)外夾攻”的窘境。擴大決策機制跟世代交替是黨務改革重點,若“郝立強”能夠加入黨的決策圈,剛好可以補足這塊缺口。這次核四爭議,郝龍斌、朱立倫皆表態(tài),且搶在馬英九前陸續(xù)與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會面,也加速馬英九黨內(nèi)布局的思考。實際上,馬啟動副主席換血,主要是希望解救體質羸弱的“政”,“政”強而“黨”不崩;更重要的,恐怕還是嚴防年底“七合一”若敗選可能迎面而來的“逼宮風暴”。
即使過去“郝立強”批馬的行徑不少,彼此關系緊張,馬卻仍延攬3人進入黨內(nèi)最高層,一方面是藉此收編“就近看管”,以免諸侯們頻頻在外放炮,破壞團結;另一方面透過與諸侯們集體決策,共同承擔責任,以杜外界悠悠之口。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人事安排,不乏有為填補馬英九搖搖欲墜的權力地基的意味。尤其從“太陽花學運”迄今,黨內(nèi)幾乎不見“勤王之師”,黨內(nèi)要角要不就選擇靠近民意一點,要不就默不作聲、作壁上觀;大換血除了考量社會“觀感”,具民意基礎的地方諸侯“護體”,多少有“安神”效果。
換言之,讓郝龍斌、朱立倫、胡志強出任副主席,形式上是啟動黨內(nèi)世代交替,其實是拉他們來補強自己流失的統(tǒng)治基礎。這個因應策略還不錯,既表現(xiàn)出擴大決策圈、容納新世代意見的虛心態(tài)度,也讓“郝立強”3位黨內(nèi)最大諸侯將來必須為政策背書,并且藉此讓選民對國民黨可以有新的期待。另一方面,當然也可藉由內(nèi)部游戲規(guī)則,對于有志“大位”者形成制約力量。
對馬英九來說,此時納入“郝立強”具有加分效果,一是轉移黨內(nèi)改革壓力,二是持續(xù)跟黨內(nèi)中生代維系關系。更迫切的是,年底“七合一”選戰(zhàn)在即,馬英九跟“郝立強”結合,更可以強打“團結牌”,爭取勝選。形式上,副主席是虛位。但“郝立強”進入黨的決策圈,看在彌漫“反馬不反黨”情緒的藍營眼里,卻有著世代交棒的重大意義。這也是為何國民黨從中常委、“立委”到基層士氣大振的原因。
“郝立強”接副主席,但接班人未明朗,今年底“七合一”選舉到后年“總統(tǒng)”選舉前,他們都必須和馬共同承擔勝敗責任,馬表面看似分權,實則試圖化解反馬能量。
吳敦義、朱立倫被視為是2016“總統(tǒng)”選舉黨內(nèi)熱門人選,“后馬英九時代”的國民黨,幾可確定是“吳朱大戰(zhàn)”之局。馬英九重整黨內(nèi)權力布局,諸侯共治的時代正式開啟,朱立倫再次進場,這次有厚實的民意基礎當靠山;吳敦義位居“副總統(tǒng)”,雖然沒有實質黨權,但他一路鴨子劃水,以綿密人脈鞏固基層實力,避免自己成為虛位副手并與“總統(tǒng)”“大位”失之交臂。
[ 責任編輯:高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