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出現(xiàn)方大國打空姐變拉扯和橋塌變側滑的事?
“說話”問題,在于某些官員,似乎不成問題。有人說,“官話”是一種文化,“官話”是一種圓熟,似也不無道理,有些“官話”,更是一個擋箭牌、一堵?lián)躏L墻,當然有的時候,奇特的“官話”還可以成為老百姓的笑柄。
哈爾濱的陽明橋倒了,媒體網絡,市井坊間,都稱之為“垮塌”?墒枪枮I的“有關方面”,“找不到建設單位”于先,強調它只是另一座橋的“匝橋”之后,實在無法“應對”了,于是拿出了最后的“說法”——這不是“垮塌”,而是“側滑”!
這當然很“嚴謹”,也很專業(yè),似乎可以“大事化小”了。然而一座哪怕是“匝橋”,它于光天化日之間,就這樣“側滑”到了地面河道,這不叫“垮塌”?這不是半斤對八兩么?可是“官話”里頭,偏要強調“側滑”二字,不知是要盡顯他的學問呢,還是要減輕他的責任?
“側滑”二字,總算有一點技術含量,但后來的“拉扯”二字,就只有一個“奪理”了——從合肥飛廣州的南航客機之上,因為區(qū)區(qū)一件行李的放置,一位“方部長”動了手,于是乘務長的微博飛傳,引出萬千批評,輿論嘩然,莫不譴責這位部長居然“毆打”一個乘務員小女子!然而過了兩天,這位部長所屬的那個區(qū),“經調查”之后出來說話,說方部長并未打人,只是發(fā)生了“拉扯”……
方部長沒有“打”?那么現(xiàn)場照片中空姐肩上的紅腫、臂上的淤血以及被扯破的裙子,是哪里來的呢?方部長沒有“打”?那么空姐為什么要報警?飛機降落后為什么要同方部長一齊“去機場派出所”?方部長及其夫人,又為什么要“一再道歉”——按照中國話的意思,“拉扯”本是互相的“動手”,難道是弱小的空姐與彪形的方部長互相出手,“扯”成了一團,需要各打五十大板才解得開?
“垮塌”與“側滑”的相異,“毆打”變“拉扯”的微妙,可見某些“官話”之成熟、之高明、之不同凡響。其實這樣的“側滑”,在我們生活中早已屢聞不鮮——損失慘重,叫做“付了學費”,坐失良機,美曰“欲擒故縱”,潰退叫做轉進,下滑叫做負增,扯皮叫做把關,拖拉叫做慎重,推諉叫做不越位,停滯叫做穩(wěn)定。無怪乎老百姓聽了“側滑”與“拉扯”的“提法”,無不稱之為“爐火純青”,只是嘆息我們的某些官員,怎么到了互聯(lián)網和微博的時代,還只會這樣“說話”呢?更何論什么“群眾語言”了。
其實云遮霧罩的“官話”里頭,也有坦蕩直白的——那便是方部長“拉扯”或“毆打”了南航的空姐后,他的官太太高吼的那句話——“不就是一個乘務員嗎?我認識你們老總”!由我聽來,這才是“真話”,真正的所謂“官話”,他們內心的傲慢和張狂,以及某些官員出手之粗、出言之戾所依仗的那一張“底牌”呵!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