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兒子皮皮哥,3歲半,超級童謠發(fā)燒友。前幾日,有朋友從臺灣帶來禮物,剛好是兒子的最愛——童謠精選。他十分歡喜,立刻要試聽。音樂起,竟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旋律:“兩只老虎”、“數(shù)鴨子”、“大象先生”……皮皮哥立刻跟著唱起來。神奇就在一瞬間發(fā)生,隔著臺灣海峽的孩童,未曾謀面,也無需排練對詞,居然可以立刻組成合唱隊,旋律、字句,絲毫無差。
在我們的記憶中,總會有幾首童謠、幾段童話故事,那似乎是我們逝去的童年中不可或缺的甜蜜。有些童謠兒歌,我們的父輩唱過、我們小時候唱過,我們的孩子現(xiàn)在還在唱。在臺灣,童謠兒歌也是這樣,一代一代傳唱。忽然有一天,不經(jīng)意間,我們卻發(fā)現(xiàn)在兩岸分別代代傳唱的童謠兒歌居然是相同的。這個時候,像是分別許久的骨肉同胞找尋到了彼此身上相同的印記,那一刻的驚喜和感動不言而喻。
我在臺灣的時候,搭出租車到臺北故宮博物院,閑聊中得知我是第一次去參觀,出租車司機陳先生詳細介紹,唐宋元明清,從歷史講起。我贊嘆陳先生博學,陳先生回答說:“這不奇怪呀,中國歷史,我們自己的歷史還不了解嗎?”還有一位臺商朋友,講過20世紀90年代他第一次到大陸福州的情形!耙粯拥尿T樓、一樣的閩南話,我都有些錯亂,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離開臺南老家了!
兩岸間,有著相同的童年記憶、相同的語言、相同的建筑、相同的飲食習慣……一次次感動,讓我們一次次感受著相同的文化、歷史和血脈在兩岸傳承和延續(xù)。有感動,是因為曾經(jīng)有分離和隔絕,有感動,更因為有認同和珍惜。但愿,從此,兩岸的感動中沒有分離,只有認同和珍惜。(李煒娜)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