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 是個過客。”著名詩人鄭愁予以一首《錯誤》蜚聲海內(nèi)外。7月1日晚,年已八旬的詩人來到東海之濱的浙江溫嶺,登上詩臺,朗誦這首“年過花甲”的名詩,拉開了東海詩歌節(jié)的序幕。
江南、蓮花、東風(fēng)、柳絮、跫音……《錯誤》脫胎于中國古典詩歌中的閨怨詩,輕巧清雋。鄭愁予的自我評價是,《錯誤》有場景、角色、過程、音樂性和戲劇性!拔也皇菤w人,是個過客,真正動情的是有戲劇性!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痹娙嗽嵨捻w,“愁予”筆名來自屈原《九歌》中的《湘夫人》——他寫的雖然是新詩,根子里仍是中國古典詩歌的傳統(tǒng)!拔覐男【徒邮芰舜罅恐袊诺湓姼璧慕逃,不知道還有什么比它們更能表達我的性情。”
“我們文化的發(fā)展和西方的發(fā)展并不相同。”退休前執(zhí)教耶魯大學(xué)的鄭愁予分析說,“西方詩歌有一派就說是為自己創(chuàng)作,但是中國詩歌創(chuàng)作要關(guān)注生靈,不能只為了自己!
“詩有一個精神層次,我稱它為性靈。性是天性,人是合群的動物,而詩是人群中聯(lián)絡(luò)情感的一種工具。靈(靈)的字義是巫師供奉禮器向上天祈禱,體現(xiàn)人和天交接的能量!睂τ诂F(xiàn)代社會與詩歌的關(guān)系,鄭愁予認(rèn)為,詩歌不會滅亡,愛詩的人大有人在,但是“如果我們搞現(xiàn)代化把性靈泯滅了,詩本身的精神依靠也就沒有了”。
“從《詩經(jīng)》之前的時代到今天,中國詩歌不停變化形式,但并沒有失落性靈的精神層次,否則詩歌就會失去對人類的非物質(zhì)力量的表達!编嵆钣枵f。
“有一天 你們吃著蘋果擦著嘴要記著 你們嘴里的那份甜呀 就是我祝福的心意!背恕跺e誤》之外,詩人自己非常滿意的一部作品是《雨說》。這是他上世紀(jì)80年代首度重返大陸之后的作品,借此表達對中國美好未來祝福。
2005年,這位鄭成功的后人落籍金門,擔(dān)任金門大學(xué)的講座教授,目前他還是中國海洋大學(xué)的駐校作家。從祖籍的渤海灣畔的寧河,到臺灣、紐約,再到金門,以及海大所在的青島,詩人說,自己始終沒有離開過海!敖痖T是個很有意思的地方,我希望它能成為兩岸交流的橋梁!
“學(xué)童開始讀詩時,古典詩是很好的選擇,因為他們的音樂感很敏銳。像唐詩的樂感已經(jīng)完美得無法改了,孩子接納起來很容易!编嵆钣杞ㄗh說,而好的新詩同樣可以可以介紹給兒童,但是要選擇用韻,用明喻而不是暗喻或引喻,寫常見的有趣事物的新詩,這樣的新詩讓他們感到有趣味。(記者馮源)
[ 責(zé)任編輯:王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