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wǎng)12月27日消息 今年是毛澤東誕辰120周年。解決臺灣問題是毛澤東畢生未竟事業(yè)。為完成這一歷史使命,實現(xiàn)祖國完全統(tǒng)一,毛澤東殫精竭慮,做了大量工作,作出五大歷史性貢獻。
貢獻四:闡述了國際事務中涉及臺灣的原則問題
毛澤東在國際事務中,特別是處理與中國建交國同臺灣的關系問題及有關國際組織與臺灣關系問題等,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立場。
1949年4月渡江戰(zhàn)役勝利之后,籌備新中國的任務已經(jīng)現(xiàn)實地提到中央的工作日程。新中國政府面臨著和各國建立外交關系、參加聯(lián)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等一系列新的重大問題.為此,毛澤東進行了前瞻性的思索和系統(tǒng)闡述。
1949年4月28日,毛澤東在一份中央軍委電報中首次提出西方國家與中國建交的原則,表示“現(xiàn)美國方面托人請求和我方建立外交關系,英國亦極力想和我們做生意。我們認為,如果美國及英國能斷絕和國民黨的關系,我們可以考慮和它們建立外交關系的問題“。同年4月30日,毛澤東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發(fā)言人聲明中進一步豐富了新中國的建交原則,指出中國同各外國的外交關系,“必須建立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基礎上,首先是不能幫助國民黨反對派”,“外國政府如果愿意考慮同我們建立外交關系,它就必須斷絕同國民黨殘余力量的關系,它在中國的武裝力量撤回去”。6月15日,在新政協(xié)籌備會上毛澤東正式對外公布了新中國的建交原則:“任何外國政府,只要它愿意斷絕對于中國反動派的關系,不再勾結或援助中國反動派,我們就愿意同它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原則的基礎上,談判建立外交關系的問題”。
聯(lián)合國是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只有主權國家才有資格參加。毛澤東圍繞著恢復中國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問題,與美國等西方國家在聯(lián)合國搞“雙重承認”、制造“兩個中國”等圖謀,進行了堅決斗爭。1950年1月7日,毛澤東指示周以中國外交部長的名義向聯(lián)合國安理會發(fā)表聲明,“否認前國民黨政府代表在安理會的合法地位”。根據(jù)毛的指示,1月8日,周恩來致電聯(lián)合國大會主席和秘書長并轉安理會成員國,指出“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才是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體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國民黨反動政府已喪失了代表中國人民的任何法律的與事實的根據(jù)”,“國民黨代表留在安理會是非法的,應當將其從安理會開除”。隨著新中國國際影響力日益增長,越來越多的國家,特別是發(fā)展中國家希望中國早日進入聯(lián)合國。1956年9月30日,毛澤東同來訪的印尼總統(tǒng)蘇加諾專門談及關于恢復中國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問題。毛澤東表示,聯(lián)合國里只能是一個中國,不能有“兩個中國”。只要在聯(lián)合國里還有一個小小的臺灣,我們就不進去。1957年3月,毛澤東又進一步就關于中國參加奧運會、聯(lián)合國附屬機構等國際組織問題發(fā)表看法,表示如果這些組織內有國民黨代表,我們就不參加;如果參加了那就是承認“兩個中國”。美、英這些國家要搞“兩個中國”的陰謀,一方面承認我們,一方面又承認臺灣。我們的方針是:承認我們就不能承認臺灣。
針對美國等西方國家有意將臺灣問題與兩德、兩越、兩韓問題混淆,為其在國際上搞“兩個中國”制造輿論的圖謀,毛澤東明確指出,中國大陸與臺灣的關系不同于兩國、兩朝和兩越。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兩德、兩朝和兩越是由國際協(xié)定規(guī)定分開的,臺灣與中國大陸的分裂,并無任何國際協(xié)定規(guī)定。
貢獻五:排除解決臺灣問題的外部障礙
美國插手與阻撓,是臺灣問題至今未能解決的最大外部障礙。為遏制中國,美國始終將臺灣視為部署在西太平洋上的“一艐不沉的航空母艦”。
建國之初,美國以新中國政府沒有“接受國際義務”為由拒不承認中國,剝奪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聯(lián)合國的合法權利。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美國以武力介入臺灣,干涉中國內部事務,鼓吹“臺灣地位未定論”,使臺灣問題更加復雜化。在事關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的大事大非面前,毛澤東歷來亳不含糊。1955年2月,中國頂住美國反華的戰(zhàn)爭叫囂,解放大陳島等,拔除蔣介石集團在浙江沿海據(jù)點。1958年8月,臺灣海峽烽煙再起。美國試圖用撤退金馬蔣軍的圖謀,把臺灣和大陸完全隔離開來,以便制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毛澤東識破美國的陰謀,把解放金馬同解放臺灣作為一個整體加以考慮,決定暫時維持金馬現(xiàn)狀,不讓美國從金馬脫身。
同時,毛澤東根據(jù)國內外形勢變化,適時調整對美策略,加大做美工作的力度,降低美國因素對解決臺灣問題的掣肘。1954年,中國提出著名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5年4月,周恩來在亞非會議上公開表示,中國人民同美國人民是友好的。中國人民不要同美國人民打仗。中國政府愿意同美國政府坐下來談判,討論緩和遠東緊張局勢問題,特別是緩和臺灣地區(qū)緊張局勢問題。1955年8月1日起中美正式開啟大使級談判,臺灣問題始終是中美大使級會談的主題。與此同時,中國還開展大量外交活動,特別是積極尋求與發(fā)達國家發(fā)展外交關系。1964年,實現(xiàn)中法建交,打開了中國同西方大國建交的突破口。同年中國成功爆炸原子彈,進一步增強中國與美國打交道的籌碼。1969年2月,毛澤東授意陳毅、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四位老帥研究國際問題。老帥們建議,可以主動重新舉行中美部長級或更高層級會談,協(xié)商中美間的根本性問題。1969年尼克松入主白宮,中美關系開始進入正;M程。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中美發(fā)表“上海公報”。中方重申自己的原則立場,美國則表示:“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1971年10月,第26屆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2758號決議,驅逐臺灣當局代表,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lián)合國的席位和一切合法權利。1972年9月中日建交,日本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國政府關于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立場,并且堅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條規(guī)定的立場。一個中國的國際格局初步形成。(國務院臺辦港澳局 楊親華)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中國臺灣網(wǎng)